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自2022年起,二三线城市的房价逐步下跌,天津、郑州、石家庄等地率先出现了这种趋势。进入2023年后,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开始出现下行。如今,全国房价相比历史高点已累计下跌了30%。
与此同时,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开发商纷纷采取降价促销的手段。然而,二手房挂牌量的激增让市场供大于求,房东即使低于市场价出售,也往往难以成交。
为刺激市场回暖,各地自2024年起纷纷放宽限购政策。除了少数核心区域的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几乎都已放开限购。此外,银行的房贷利率已降至3%以下,首付比例降至15%。尽管政府出台了多项救市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楼市的调整趋势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
这种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对拥有二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影响深远。根据央行几年前的调查数据,41.5%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随着这几年新购房家庭的增加,拥有两套以上房产的家庭占比可能已经上升到45%。这些家庭未来将面临四大挑战:
挑战一:资产缩水成为常态
近些年,房价普遍下跌,全国平均跌幅约为30%。例如,环京的涿州、廊坊、燕郊等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跌幅更是高达50%。即使到了2025年,各地的房价仍将沿着下行趋势运行,未来资产缩水将成为常态。尤其在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与居民收入之比高达40,居民收入下降已无法支撑高房价,未来大城市的房价仍有较大的下行空间。因此,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应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挑战二: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变现难题突出
全国范围内,二手房挂牌量大幅上升。以重庆为例,二手房挂牌量已接近34万套,武汉、合肥、西安、天津等地的挂牌量也接近20万套,连广州等一线城市也挂出了17万套,北京则有13万套。这表明,炒房客对房地产市场前景不看好,纷纷抛售多余房产。面对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将面临房子难以变现的问题,最终很可能会遭遇“烂尾”的困境。
挑战三:持房压力持续攀升
各行各业的经济形势不佳,许多人面临收入减少甚至失业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其还贷压力远高于只有一套房的家庭。同时,物业费、电梯费、取暖费等费用逐年上涨,也加重了持房家庭的经济负担。值得注意的是,房产税的实施渐行渐近,去年政府宣布将房产税的试点从上海、重庆扩展到60个城市。届时,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将面临更高的持房成本。
挑战四:“以租养贷”模式不再奏效
许多拥有二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通过出租房产来支付房贷,所谓“以租养贷”。然而,这一模式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恐怕行不通了。三四线城市的租赁需求下降,人口流出现象严重,许多房产根本租不出去,哪怕租出去的租金也极低。而在一二线城市,房租价格也呈现下降趋势。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不乐观的就业前景使得许多年轻人选择返乡,这使得这些家庭的租金收入进一步缩水。可以预见,未来“以租养贷”的模式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长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和低迷的成交量已让楼市的未来显得更加不确定。特别是上海、深圳等房价仍处于较高水平的城市,未来的下跌空间仍然很大。虽然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房价较为抗跌,但整体趋势很可能也会出现补跌。
对于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来说,建议尽早通过降价方式尽量变现房产。未来随着市场进一步冷却,房产的抛售和变现将愈加困难,尤其在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调整背景下,挑战只会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