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多地“好房子”陆续入市 带动房地产市场回暖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中国商报 时间:2025-07-30 12:20:00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今年以来,各地 “因城施策”出台相关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其中,多地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旨在有力有效稳预期,激发房地产市场新活力。从统计数据来看,相关政策措施成效明显,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总体上还是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展望下半年,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认为,下半年高品质项目入市有望带动核心城市新房市场保持平稳,预计城市之间及项目之间分化行情将延续,“好城市+好房子”具备结构性机会,而市场全面止跌回稳仍需政策进一步加力。



图为江苏淮安一售楼处内,市民正在看房选房。(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好房子”建设政策助力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着眼于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和防范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业内人士表示,推进好房子建设和城市更新,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双引擎”。

今年3月,“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什么是“好房子”?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好房子”的标准体系非常清晰,即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尤其将“安全”列为第一,这就要求各地扎扎实实做安全的高品质房子,同时要把“好房子”积极推向市场,真正符合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的需求。

5月1日,被业界称为“好房子”国家标准的《住宅项目规范》正式施行。其对层高、隔音等作出强制规定,对“好房子”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这部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规范,标志着中国住宅建设从“有没有”转入“好不好”的关键转折。此后印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把建设“好房子”扩容为建设“四好”,即“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对好房子工作的表述,核心点是‘扎实有力’,尤其是强调城市更新的内容,说明城市更新和好房子建设的关系会更加紧密。而从政策支持来说,四大体系清晰,包括规划土地财政和金融,意味着下半年城市更新领域的好房子建设将提速,总体上要求各地持续推动好房子建设。”严跃进说。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7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强调,要求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让城市更有温度,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好房子”带动市场回暖

从市场层面来看,今年上半年,核心城市在优质供给和改善需求支撑下表现出较强韧性,率先回暖;强二线城市在核心区供应加持下,成交保持平稳增长,改善型需求的集中释放、高端楼盘热销成为亮点,印证了“好城市+好房子”的结构性韧性。

从新房成交特征来看,今年以来,核心城市改善型项目入市节奏加快,带动改善性需求持续释放,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高总价项目去化表现较好。从中指研究院监测重点城市来看,1月至5月,30城9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新房成交套数占比保持在四成左右,120平方米至144平方米户型成交整体占比首次达到30%,改善型楼盘占据新房市场主流。

在新房成交价格方面,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在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带动下,上半年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上涨1.16%,涨幅较去年下半年收窄0.26个百分点。从整体来看,居民居住需求品质升级推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开发商聚焦打造高品质新房产品,带动百城新房价格结构性上涨。

专家表示,改善型需求的集中释放成为上半年楼市的最大亮点。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趋势在核心城市中尤为明显。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的高总价项目去化率显著高于刚需产品,如上海黄浦滨江、徐汇滨江等核心板块的高端楼盘去化率普遍超过80%,甚至出现了多个“日光盘”。

研究机构克而瑞监测全国重点城市的热销项目发现,今年上半年,产品力较强的四代宅和新规项目起到了很好的“托举”作用,高得房率的新规项目成为各地楼市“宠儿”,同片区内去化率往往优于传统项目,成交领涨。

“好房子”经验在全国推广

为加大“好房子”工作推动力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于7月2日印发《“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系统性总结各地“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

今年2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印发《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通过底层架空、配建公共空间、增设风雨连廊等方式,补充公共服务功能,营造多样化生活场景。

山东省对建设、购买“好房子”给予金融、财政政策支持。将高品质住宅项目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鼓励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信贷融资成本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高品质住宅的,贷款额度可按一定比例上浮。

在提高建设标准方面,甘肃省针对住房性能改善需求,明确住房宜居水平提升标准,发布《宜居住宅设计标准》,从住区生活环境、空间适用、安全耐久、绿色低碳、健康舒适、设备设施、建筑体系与集成构造、智慧管理与运维等方面,明确了高品质宜居住宅设计基本要求。

“好房子”更要有“好服务”。在优化物业服务方面,北京持续抓好物业管理“关键小事”,制定《深化物业管理改革创新 持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健全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框架下的物业管理体系。开展“晒服务标准、晒收费标准”专项行动,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住宅物业管理项目服务标准公示制度,全市“双晒”覆盖率达90%,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强化科技赋能方面,江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住宅隔声、房屋渗水、墙面空鼓等常见问题,共立项课题62项,大力推动“好房子”科技攻关;福建发布《绿色建筑“四新”技术推广目录》,聚焦影响群众居住品质的保温隔热、隔声降噪处理、渗水漏水治理等方面,提炼了可推广应用的地域适宜技术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接下来要在标准、设计、材料、建造、维护等方面系统发力,为人民群众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