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房价的上涨令无数人趋之若鹜,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抑制购房热情。然而,尽管如此,市场依然火爆。王健林曾经预言:“房子建得越来越多,许多楼盘面临滞销的局面,未来这种趋势将愈加明显,届时调控政策不再重要,市场的自然规律会决定房价的走向。”但即使如此,众多购房者依然不减热情,借贷购房、囤积房产,导致房价如脱缰的野马般一路飙升,甚至那些远离城市的十八线小县,房价也翻了好几番。
但物极必反,这一切终于在2021年得到了验证。从这一年开始,房价迎来了下行的走势,尤其是十八线城市价格腰斩,三四线城市普遍下跌50%,连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而在过去两年,为了平稳市场,政府加大了救市的力度。从最初的“限跌”政策,到房企一降价就被约谈,再到首付比例的降低、贷款利率的调降,乃至税收优惠和放松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措施,试图刺激市场复苏。
然而,尽管如此,许多房企的财务状况已变得堪忧,债务压力巨大。市场中观望情绪愈加浓厚,许多人害怕买房后又面临贬值的风险。曾经被视为最赚钱的行业,如今却让人望而却步,越来越多人开始认为房产投资不再是致富的捷径,甚至把其视为沉重的负担。
在这种背景下,拥有三套房产的家庭,面临着三个可能的结局:
第一,供过于求,转手困难。
王石、黄奇帆等业内大佬早已预言,未来房企将面临一场大规模的洗牌,资金链紧张的房企将陆续退出市场。而那些资金链稳固的大型房企,依然能够在这一领域继续发展。然而,随着市场供给的过剩,特别是在城镇化接近尾声的今天,依赖农村人口进城推动房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与此同时,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也让未来的购房需求大大缩减。许多城市依然面临高空置率问题,去年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0%。房产的竞争激烈,想要顺利转手,价格成为了最大的挑战。
第二,两大税种的落地,租赁市场压力大增。
房产税和房东税正在一些城市试点,并且税率不容小觑,最高甚至可达20%。一旦这些税种全面实施,拥有三套甚至更多房产的家庭将面临巨大的税务压力。无论是出租房产,还是空置房产,都会被征税。对于大多数地方的房主而言,除非是四个一线城市或部分强二线城市,否则通过“以租养贷”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
第三,遗产税与共同富裕政策。
在房价飙升的年代,约45%的家庭拥有两套或更多房产,造成了显著的财富集中现象。一方面,富裕家庭的房产空置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仍有两亿人无法承担购房负担。这种贫富差距的加剧,引发了社会的不满与矛盾。美国的例子警示我们,长期的贫富悬殊最终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如今,政府更加注重推动共同富裕,并通过一系列税收政策来缩小贫富差距。例如,针对房产继承,已出台相关政策:子女继承房产后,若转售,则需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除非符合满五唯一条件。这样的政策无疑会对高净值家庭的财富传承产生深远影响,迫使他们面临更高的税收负担,进一步推动财富的公平分配。
从长远来看,政府的这些措施旨在通过限制不合理的房产积累,促进财富的更公平流动。虽然这一过程可能会带来短期的阵痛,但却是实现社会长期公平和稳定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