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暨《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理论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屠光绍在专家研讨环节发言。屠光绍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市场改革与发展暨《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理论研讨会”,作者吴晓求将两部分内容放在一起具有特别的意义,主要是三个方面:体现了资本市场学术研究与资本市场发展进程的同步并行、展示了资本市场理论体系与资本市场实践活动的密切互动、也说明了资本市场学术研究机构与资本市场其他参与主体的协同效应。
屠光绍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的重要贡献在于揭示了资本市场发展的三大逻辑关系。
一是资本市场发展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逻辑关系。通过对主要国家发展历史的梳理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分析,说明强大的资本市场对国家现代化、金融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二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与资本市场作用的逻辑关系。资本市场作用和功能非常重要,但有其前提和基础,只有强化基础制度建设,才能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才能持久。
三是资本市场的健全成熟与资本市场生态体系的逻辑关系。资本市场的建设不能就资本市场谈资本市场,完善的生态体系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他认为,十卷本在整个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当中体现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
在发言中,屠光绍强调,把资本市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来推动,需要在基础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他用种树和种草来举例,资本市场建设的关键在于种树,而非铺草,铺草搞绿化一天一个月一铺一大片。“真正对整个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作用的一定是种树,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屠光绍说,基础制度建设才能真正的逐步的推动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它的作用和功能才能够可持续。搞运动式搞突击式,轰一轰把市场轰上去,不但不会使资本市场的作用得到可持续的发挥,反而会影响资本市场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