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品牌提振消费暨地标名品助力乡村振兴大会在浙江德清举行

IP属地 北京 编辑:柳晴雪 中国国家品牌网 时间:2025-05-16 21:00:43

5月9日-11日,在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品牌 让世界更美好”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在浙江德清隆重举行。

在5月11日下午举行的“品牌提振消费暨地标名品助力乡村振兴大会”上,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领军企业及媒体机构的代表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地理标志品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作用,并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地标名品推介等环节,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上,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顾问组主席、国家标准委原主任刘平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二级巡视员姜伟先后致辞。

刘平均在致辞中强调,地理标志作为承载地域特色、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的核心知识产权,是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他指出,当前我国地理标志产品已超过8000个,但品牌化、国际化水平仍需提升,需要通过标准引领、质量把控和品牌传播,让地标名品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名片。

姜伟在致辞中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进地理标志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他强调,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优化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地理标志各项工作,地理标志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制度基础更加坚实、保护体系更加完善、运用效益更加凸显。他提出,地理标志是乡村振兴的“金名片”,需以法治与创新护航品牌发展,汇聚政企学研多方力量,共拓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田力普在主旨发言中深入剖析地理标志的杠杆效应。他指出,地理标志具有“接地气、接市场、接消费者”的三重优势,契合消费升级趋势,直接产值近万亿且潜力巨大。他呼吁把握时代机遇,以地理标志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在发言中表示,地理标志品牌是零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他指出,当前零售业面临消费理性化与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需通过零供协同破解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弱、渠道窄、供应链低效”的难题。他提出三大实践路径:供应商聚焦品质稳定,实现从种植到加工全流程标准化;零售商发挥市场洞察与数字化优势,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并通过场景化营销提升产品吸引力;行业协会推动“地理标志品牌进超市”等工程,搭建产销对接平台。

随后,大会正式发布并启动“地标名品培育工程”,明确未来三年将围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数字化赋能”三大方向,遴选100个潜力地标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工程将联合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及金融机构,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支持体系,助力地标产品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市场。

在地标名品推介活动环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蕲春蕲艾、庆安大米、灵山荔枝、广昌白莲、昭通天麻、赤水源品、五指山红茶、中原牧场、盐津乌骨鸡、融安金桔、六盘山冷凉蔬菜、漾濞核桃、邢台酸枣仁、红安苕和中宁枸杞这十六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标名品纷纷亮相,各地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精彩推介。这些地标名品不仅展示了各自独特的品质和魅力,也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推介活动还邀请“地标名品首席选品官”进行点评互动。选品官们对推介的地标名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地标名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出宝贵建议。

大会还举行了“国际优势产业人参品牌集群”成立仪式。该集群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人参产业在品牌建设、质量提升、市场拓展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集群将汇聚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推动人参产业的标准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国人参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大会颁发了首批“地标名品典型案例奖”,表彰了一批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乡村振兴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地理标志产品。这些获奖案例不仅展示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巨大潜力,也为其他地标名品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乡村振兴,品牌先行。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地理标志产品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品牌动力。未来,随着地标名品培育工程的深入实施和国际优势产业品牌集群的不断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必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