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从“卤鹅IP”出圈到50亿元项目落地 解码荣昌“流量变现”的招商密码

IP属地 北京 编辑:朱天宇 上游新闻 时间:2025-05-18 01:30:11

谁能想到,街头巷尾的荣昌卤鹅,会成为撬动50亿元产业投资的支点?

5月17日,重庆市荣昌区用一场“含金量”十足的招商推介大会给出答案:16个项目现场签约,13家企业排队“候场”,总投资超50亿元——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一个西部小城将“网红流量”精准转化为“投资增量”的鲜活样本。

从“荣昌卤鹅哥”意外走红,到产业链强势扩能;从短视频刷屏,到企业家组团签约,荣昌区用“快、准、好”的招商方法论,上演了一场从“现象级传播”到“现象级落地”的精彩跃迁。

反应快

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不超过一个月

当天上午,“千年荣昌·商机无限”荣昌区2025年产业发展招商推介大会举行。记者了解到,活动现场共签约了16个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其中,签约鹅产业链企业8个,总投资9亿元;签约招商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13.5亿元。此外,另有达成意向及拟近期签约企业13家,总投资预计28.1亿元。

在这场荣昌区招商引资的“闪电战”中,江苏飞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落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江苏飞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孝虎介绍,4月22日,公司通过荣昌区招商短视频了解到,当地正全力打造卤鹅全产业链,并计划引进羽毛球生产项目。这与飞羽体育在西南地区布局产能的战略不谋而合,当即致电荣昌区招商投资局表达投资意向。

对此,荣昌区迅速响应。4月25日,区领导率队飞赴企业实地考察,双方现场达成合作共识并签订意向协议。

“第二天,我又和团队飞到了荣昌落实投资细节,我们看中的不仅是鹅绒资源,更是政府‘秒回’消息的效率。”陈孝虎说,荣昌项目总投资5亿元,拟购买土地约35亩,并同时租赁约13000平方米标准厂房过渡生产,建设羽毛球及体育用品生产项目。预计6月18日前,在荣昌实现首只羽毛球下线,项目建成后年产能达240万打羽毛球,年产值不低于4000万元,可带动就业800人以上。

从初次洽谈到正式签约,全程不超过一个月,创造了荣昌招商引资的“飞羽速度”。

定位准

鹅产业链项目投资额占比达50%

记者注意到,在当天的签约项目中,鹅产业链项目投资额占比达50%。这源于荣昌区“精准招商+靶向对接”机制。

事实上,自“荣昌卤鹅哥”爆火出圈以来,荣昌区就抢抓流量热度,以“网红效应”撬动产业扩能,推动煌上煌食品、紫燕百味鸡、三惠鹅府等在荣企业加大卤鹅生产扩能。

同时,以卤鹅为支点撬动全链布局,打造集养殖、屠宰、生产,副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完善延伸鹅产业链。

如今,荣昌不仅是“流量高地”,更是“招商热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30日,荣昌新增招商项目线索54条,其中食品加工类项目22条,主要集中在预制菜、饲料、冷链物流等领域;装备制造类项目16条、电子信息类项目4条、其他类项目12条。

“我们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荣昌区招商投资局相关负责人以此次推介大会为例介绍说,会前就按企业规模、产业匹配度、科技含量筛选了38家优质企业现场参会,涵盖智能制造、食品深加工、直播电商等赛道,实现精准邀约。同时,线下通过各产业专班推荐邀请,邀请重点在谈项目企业家、项目已落地荣昌企业家86人,参会总人数突破200人。

“本次大会,我们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2335’重点产业,突出产业链精准推介。”该负责人说,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招商大使、招商顾问聘书颁发仪式,通过广纳贤才,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荣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服务好

“三包”政策打造投资强磁场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荣昌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取得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荣昌优良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荣昌始终秉承“来了就是一家人”的理念,持续打造“123456”营商环境品牌,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成为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推介大会上,荣昌区借势发布了“机会包”“政策包”“服务包”三个政策“大礼包”,全方位赋能企业发展。

其中,“政策包”梳理出44条支持制造业企业的优惠政策;“服务包”结合投资企业开办、建设、投产等服务事项,制定了荣昌区“企业开办政务+”服务手册,实现园区的事情在园区办。针对企业融资需求,统筹区内各金融机构,发布“企需我应”信贷金融产品37个;“机会包”拟定应用场景及机会项目9个,重点产业合作项目11个,涉及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商文旅、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

从“卤鹅IP”的偶然出圈到50亿元投资的必然收获,荣昌区用“网络流量”引入“投资活水”,其核心在于建立“热点捕捉-产业转化-服务固化”的闭环体系。正如参会专家所言:“流量只是敲门砖,真正的竞争力在于用系统思维把‘网红效应’转化为‘长红机制’。”

眼下,荣昌区正全力唱响招商引资“快、准、好”三部曲,这场“流量变现”的实践,正在书写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王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