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国内首个全潜式深远海智能渔业平台设计方案获得 AIP 认证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瑾瑜 IT之家 时间:2025-05-18 09:01:43

5 月 18 日消息,据海油工程微讯消息,海油工程设计院自主研发的 5 万立方米全潜式深远海智能渔业平台设计方案,正式获得中国船级社 AIP(原则性批准)认证。这是国内首个获此认证的全潜式深远海智能渔业平台设计方案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智能渔业装备设计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据介绍,在我国渔业养殖领域传统近海养殖长期受限于水域空间不足、污染风险累积等发展瓶颈。与之相比,深远海养殖具有立体养殖空间开阔、水质优良和海洋环境稳定等优势,成为了破解产业困局的战略方向。

全潜式深远海智能渔业平台是一种用于深远海养殖的先进装备,其创新融合全潜式结构设计智能化养殖系统,可适应复杂海况,还能构建起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养殖模式,推动渔业从近海浅水区向深远海深水区拓展。

项目团队开展多维度技术攻关,围绕网箱基础性能、锚泊系统动力学、抗风浪网衣结构等核心技术,累计完成 200 余次水池模型试验和 10 轮技术方案迭代论证,成功研制出具备 60 米水深环境下抵御 17 级超强台风能力的全潜式养殖装备。

研发团队在设计阶段对平台进行智能化升级,集成远程投喂、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洗网等多功能智能系统。养殖人员可通过移动端远程监测鱼类生长状态、实时读取水体温度等数据,构建起数据驱动的精准养殖模式,有效提升鱼类存活率与生长效率。

从海油工程微讯获悉,目前该设计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全球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与养殖一体化设计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该平台主要由“漂浮式风机 + 养殖网箱”组成,平台设计吃水 14米,养殖水体约 10000 立方米,具备 5 万尾深海鱼类的养殖能力(相当于近岸 17 万平方米鱼塘的产量),较传统近岸养殖模式,产量提升超两倍。

平台在满载负荷发电状态下,每小时可发电 4000 千瓦时、单日满负荷运转可发电 96000 千瓦时,相当于 4.25 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