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市后价格飙升的原因可能与市场供需关系、品牌定位、技术升级以及消费者对新技术和新车型的追捧有关。例如,美国新车价格近年来因通胀和供应链问题持续上涨,这种趋势也可能影响其他市场的价格走势。此外,新能源汽车领域中,长续航和智能化配置成为主流趋势,而这些技术的引入往往需要更高的研发成本和生产投入,从而推高了车辆售价。
至于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是否值得购买,这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和预算。目前市场上多款520km续航的车型表现出色,例如比亚迪e7、荣威D6、广汽埃安AION RT等,它们在续航、智能化配置和性价比方面各有优势:
性价比与实用性:荣威D6的520km版本售价为9.84万元起,配置丰富,包括前/后排头部气囊、360度全景影像等,适合预算有限但对续航和配置有一定需求的用户。
智能化与驾驶体验:广汽埃安AION RT的520km激光雷达版搭载了ADiGo智驾系统和语音识别功能,适合追求智能驾驶体验的用户,但价格相对较高。
续航与快充技术:比亚迪e7支持快充技术,15分钟可补充430公里续航,适合需要快速补能的用户。
综合性能与舒适性:荣威D6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空间宽敞,适合家庭使用。
如果消费者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推荐选择荣威D6的520km版本;如果追求智能化和驾驶辅助功能,可以考虑广汽埃安AION RT的激光雷达版;如果更看重快充技术和续航表现,则比亚迪e7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总之,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在当前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具体选择需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进行权衡。
♯ 新车上市后价格飙升的具体机制是什么?
新车上市后价格飙升的具体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品牌溢价、技术含量、研发成本以及厂商的定价策略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新车上市初期价格较高。
市场需求与供应关系
新车上市时,如果市场需求旺盛而供应相对有限,厂商往往会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新款车型的需求迫切,而厂商通过控制供应量来维持价格的坚挺。
品牌溢价与市场定位
高端品牌通常通过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吸引消费者,因此其新车定价往往较高。此外,豪华品牌和中高端品牌的溢价能力较强,这也是新车上市后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
技术含量与研发成本
新车通常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如新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这些技术的应用会显著增加车辆的生产成本,从而推高新车的售价。
试探市场反应
厂商在新车上市时可能会故意设定较高的初始价格,以试探市场的接受程度。如果市场反应良好,厂商可能会在后续通过降价促销来清理库存或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广告宣传与初期产量
新车上市前的广告宣传投入较大,且初期产量较低,功能可能不够丰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新车上市时价格较高。
政策与经济环境的影响
政策变化(如税收政策、排放标准升级)也可能影响新车价格。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因环保要求而限制旧款车型的销售,从而推动新车价格上涨。
竞争环境与厂商策略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厂商可能会通过提高新车价格来凸显产品的高端定位,并通过后续降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
新车上市后价格飙升的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厂商通过精准的市场调研和成本分析制定定价策略,同时利用品牌溢价、技术含量、市场需求等优势来实现较高的初始售价。
♯ 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在不同品牌之间的主要技术差异有哪些?
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在不同品牌之间的主要技术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池技术与容量
零跑C16 520版本采用67.7千瓦时的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达到520公里。比亚迪海狮05EV则搭载比亚迪自研的刀片电池,并配合全球首创的直流快充优化方案,峰值充电功率高达156kW。极狐阿尔法T5 520MAX使用69KW・h高能比电芯模组,支持全天候电池包恒温热管理系统。小鹏MONA M03提供两种续航方案,包括520km版本,其电池容量为55.1kWh。威马EX5 520搭载A级SUV市场中领先的69KW・h高能比电芯模组。
充电效率
海狮05EV支持18分钟快充,可实现10分钟续航200公里。极狐阿尔法T5 520MAX通过第二代热管理系统提升冬季续航里程。小鹏MONA M03支持30%-80%电量仅需18分钟的快充。
动力性能
零跑C16 520版本和极狐阿尔法T5 520MAX均配备最大功率215kW的单电机,最大扭矩360N·m,零百加速时间为6.37秒。比亚迪海狮05EV采用后置后驱布局,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提供媲美运动轿车的操控体验。SC01采用前后双电机配置,综合输出功率高达320kW,整备质量仅为1365kg,展现出极高的动力性能。
智能化与舒适性
零跑C16 520版本新增AGS主动进气格栅,可智能开闭以优化冷却和降低风阻。比亚迪海狮05EV搭载超过百项科技配置,包括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极狐阿尔法T5 520MAX提供“极狐Care”计划,确保电池全周期性能稳定。小鹏MONA M03在智能驾驶配置上略显不足,仅配备3个毫米波雷达。
车身设计与空间
深蓝S05纯电版轴距为2880mm,明显优于其他竞品。SC01采用非对称座舱布局,内饰以驾驶员为中心,强调运动感。
价格与性价比
零跑C16 520版本的尊享版和智驾版相比长续航版贵约4000元。小鹏G3 520km版本售价区间为14.38-19.68万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不同品牌的520km续航运动轿车在电池技术、充电效率、动力性能、智能化配置、车身设计以及价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消费者在选择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时最常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者在选择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时,最常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续航能力与实际使用需求
消费者在选择520km续航的车型时,通常会关注车辆的实际续航表现是否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例如,对于市区通勤为主的消费者来说,520km的续航里程已经能够覆盖一周一充的需求,基本无需担心续航焦虑。而对于偶尔需要长途旅行或周末短途自驾游的用户,这样的续航里程也能提供足够的便利性。此外,实际续航还会受到驾驶习惯、路况、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消费者需要根据自身使用场景综合评估。
电池性能与快充技术
电池技术是影响续航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磷酸铁锂电池因其稳定性较好而被广泛应用于520km续航车型中。同时,快速充电技术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快速充电可以在短时间内补充电量,缓解用户的“电量焦虑”。例如,某些车型支持30%至80%电量仅需25分钟即可充满,这种高效的充电体验大大提升了车辆的实用性。
车辆经济性与使用成本
续航里程是衡量新能源汽车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选择520km续航车型时,消费者通常会综合考虑车辆的购买成本、使用成本以及充电便利性等因素。例如,一些车型虽然提供了较长的续航里程,但其售价可能较高,因此消费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权衡。
充电设施与便利性
对于有固定充电桩的用户来说,续航焦虑可能较小;但对于没有固定充电条件的用户,充电设施的分布和快充选项成为关键考量因素。例如,一些车型支持快速充电,可以在服务区停留时迅速补充电量,从而减少寻找充电桩的时间。
车辆质保与售后服务
消费者在选择520km续航车型时,还会关注整车和电池的质保政策,包括质保年限和里程数等。这直接关系到后期使用的保障。
驾驶体验与智能配置
除了续航和经济性外,消费者还会关注车辆的动力性能、操控性、舒适性以及智能驾驶配置。例如,一些车型在动力性能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这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在选择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时,最常考虑的因素包括续航能力与实际需求、电池性能与快充技术、车辆经济性与使用成本、充电设施与便利性、车辆质保与售后服务以及驾驶体验与智能配置等。
♯ 如何评估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实用性?
评估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实用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包括购车成本、使用成本、性能表现、安全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以下将详细说明如何评估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实用性:
明确需求与预算
在购买新能源汽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例如,日常通勤距离、家庭成员数量、用车习惯等都会影响选择。如果主要在城市内通勤,行驶里程较少,可以优先考虑性价比高、智能化程度高的车型;而如果经常长途出行或对续航有较高要求,则应选择续航里程长且支持快速充电的车型。
购车成本
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通常高于同级别燃油车,但长期来看,其使用成本更低。例如,电费通常低于油费,保养费用也较低,但电池维修或更换成本较高。因此,在购车时需综合考虑购置税减免、补贴政策等因素,以降低实际购车成本。
使用成本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费用相对较低,保养简单且维修成本低,但电池寿命和更换成本是潜在的长期支出。此外,对于有固定充电桩的用户,纯电动车是理想选择;而对于充电条件不便的用户,则需权衡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
性能表现
性能是衡量新能源汽车性价比的重要指标之一。续航里程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直接影响车辆的实用性和使用场景。目前主流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在400-600公里之间,部分高端车型甚至突破了700公里。此外,加速性能好、智能化配置丰富(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等)也是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
安全性和售后服务
安全性能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一些价格较低的车型可能在基础安全配置上有所欠缺,而高价车型虽配置齐全,但未必适合所有消费者。同时,品牌的售后服务质量和用户评价也是衡量性价比的重要标准。
环保与技术进步
新能源汽车无尾气排放,对环境友好,符合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充电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有望进一步提高。
市场选择与品牌口碑
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品牌和型号众多,消费者需根据自身需求筛选适合的车型。例如,特斯拉Model 3因其价格相对较低且性能卓越,被认为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之一。此外,品牌口碑、保值率和维修服务也是影响性价比的重要因素。
综合评估与试驾体验
最终选择新能源汽车时,需综合评估车辆性能、配置、质量等因素,并结合个人实际需求进行试驾体验。通过多方比较和实际体验,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车型。
评估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实用性需要从需求出发,结合购车成本、使用成本、性能表现、安全性、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
♯ 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的最新进展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压快充技术的突破
高压快充技术是当前快充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其通过提高充电电压和功率来缩短充电时间。例如,特斯拉Model 3的V3超充电桩支持400V电压、600A电流,峰值充电功率可达250kW,可以在30分钟内充入80%的电量。此外,比亚迪推出的超级e平台3.0兆瓦闪充技术,支持1MW功率和10C倍率充电,进一步提升了充电效率。
超倍率电池技术的应用
主流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正在研发更高倍率的电池技术。例如,宁德时代发布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支持12C峰值充电功率,可在5分钟内充电520公里。此外,比亚迪的汉L超级快充技术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实现从16%到80%的快速充电。
全球快充标准的制定与推广
中国于2023年发布了“ChaoJi”充电标准,该标准具有向前兼容性和向后兼容性,最高充电电压可达1500V,最大充电功率可达900kW。这一标准的推出为高压快充技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行业龙头企业推动技术创新
多家车企和电池制造商正在加速推进快充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华为发布的超充联盟2.0支持15分钟内完成300度电池包的满电循环;极氪推出的V4极充桩单枪峰值功率达到1300A,峰值电流1300A,进一步提升了充电速度。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新型材料如GaN(氮化镓)和SiC(碳化硅)在快充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这些材料有助于提升充电效率和功率密度。此外,双核架构和自生负极技术也在宁德时代的最新产品中得到应用。
快充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
政府和企业正在加快公共充电网络的布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快充需求。例如,中国正在推进高速公路和城乡地区的充电网络覆盖。
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尽管快充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电池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难以同时提升的问题。此外,充电设施的普及率和适配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高压快充、超倍率电池、全球标准制定以及新材料应用等方向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新车上市后价格飙升的原因可能与市场供需关系、品牌定位、技术升级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有关。例如,某些车型在上市初期可能会因为产能限制、市场热度或品牌策略而提高价格。此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一些车企可能会通过调整定价策略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导致价格波动。
关于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是否值得购买,这需要根据具体车型的性价比、配置以及实际使用需求来判断。从我搜索到的资料来看,市场上有多款续航为520km的车型,例如比亚迪e7、荣威D6、广汽埃安AION RT等,它们在价格、配置和性能上各有特点:
性价比与配置:
比亚迪e7主打性价比,其售价区间为9.88万至11.08万元,提供两种电池容量(48kWh和57.6kWh),支持快充技术,15分钟可补充430公里续航。荣威D6的520km版本售价为9.48万至11.98万元,配置较为丰富,包括前/后排头部气囊、360度全景影像等,适合预算有限但对续航和配置有一定要求的用户。广汽埃安AION RT的520km版本售价为11.98万至16.98万元,搭载激光雷达和ADiGo智驾系统,适合对智能化配置有较高需求的消费者。
续航与实用性:
520km续航在当前市场中属于主流水平,能够满足大多数日常通勤和中短途旅行需求。例如,荣威D6在-20℃极寒环境下仍能保持75%的续航能力,表现出较好的低温适应性。部分车型如本田灵悉L虽然续航达到520km,但在配置和性价比方面表现一般,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推荐车型:
如果预算有限且注重性价比,可以选择比亚迪e7或荣威D6的入门版车型。如果追求智能化配置和驾驶辅助功能,可以考虑广汽埃安AION RT的中高配版本。
综合来看,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是否值得购买取决于个人需求和预算。如果希望获得较高的性价比和实用配置,可以选择比亚迪e7或荣威D6;如果更注重智能化体验,则可以考虑广汽埃安AION RT。这些车型均在各自价位段提供了不错的综合表现,但具体选择还需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和偏好进行权衡。
♯ 新车上市后价格飙升的具体市场供需关系是什么?
新车上市后价格飙升的具体市场供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上涨
当一款新车刚上市时,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而供应有限,通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厂商可以利用市场短缺来提高价格,甚至出现加价提车的现象。例如,提到,热门新车刚上市时,由于产量有限,市场需求火热,往往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车价坚挺甚至加价。此外,也指出,全球供应链问题(如芯片短缺)导致汽车生产受阻,进一步加剧了供应不足,从而推动了新车价格的上涨。
生产成本和供应链问题的影响
新车价格的上涨还受到生产成本和供应链问题的直接影响。例如,提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芯片短缺是导致新车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说明,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限制了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导致新车库存减少,从而推高了价格。
消费者需求与购车意愿
尽管新车价格上涨,但消费者的需求依然强劲。提到,尽管汽车价格上涨,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高端配置的新车,这表明需求端对价格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此外,指出,在二手车市场中,由于新车供应减少,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车,这也进一步推高了新车的价格。
市场竞争与品牌策略
品牌之间的竞争也会影响新车价格。提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品牌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来提升品牌形象或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提到,新车型上市可能会对旧款车型的价格产生冲击,从而引发价格波动。
政策与经济环境的影响
政策因素和经济环境也会对新车价格产生影响。例如,提到,政府补贴和税收政策可能会影响新车价格的波动。此外,提到,美国政府对材料和零部件征收关税以及额外费用,也导致了新车价格的上涨。
市场预期与提前购买行为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也可能促使他们提前购买新车。提到,消费者预计价格上涨会持续,因此在当前时期大量购买新车,这种“提前购买”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
新车上市后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生产成本上升、供应链问题、消费者需求强劲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续航表现有哪些详细数据?
关于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续航表现,可以参考以下详细数据:
荣威纯电D6
在近-20℃的极寒环境下,CLTC标称续航520km,实际续航为390公里,续航达成率为75%。静置一夜后,冷车启动测试续航为336公里,续航达成率为64.6%。
威马EX5 520
威马EX5 520采用先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即使在极端寒冷的黑龙江冬日,电池充放电效率提升50%以上,电池温度均匀控制在±2℃。其冬季续航里程提升20%以上,但具体数值未明确。
比亚迪元PLUS
在冬季极端天气(-6°C~14°C)下,CLTC标称续航520km时,最高可达438km,续航达成率为84.2%,百公里电耗仅为12kWh。
其他相关数据
标致E-3008标称续航510km,实际测试仅为364km,缩水幅度达41%。吉利银河E5在极端寒冷环境下的实测续航为285.5公里。北汽EU5 R500在30℃至23℃的条件下,城市道路续航约为520公里。
综合来看,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不同车型的续航表现差异较大。例如,荣威纯电D6和比亚迪元PLUS在极寒环境下的续航达成率分别为75%和84.2%,而标致E-3008的续航缩水幅度高达41%。
♯ 消费者在选择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时最看重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者在选择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时,最看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续航能力
续航里程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核心因素之一。520km的续航里程能够满足大多数日常通勤需求,同时也能应对周末短途自驾游,无需频繁寻找充电桩,从而缓解用户的“电量焦虑”。此外,实际使用中的续航表现也受到环境温度、驾驶习惯、风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消费者会特别关注车辆在CLTC或NEDC工况下的续航数据。
快充性能
快速充电技术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例如,东风本田灵悉L支持从30%充至80%仅需半小时,而其他车型如奕动007也支持30%至80%的快速充电,这些高效的充电能力显著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使充电更加便捷。
电池性能与能量密度
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容量直接影响续航里程和车辆性能。例如,帝豪GSe 600车型配备了61.9kWh的电池组,能量密度达到182.44Wh/kg,使其续航里程达到450km以上。此外,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衰减的问题也是消费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车辆动力性能
对于运动型轿车而言,动力性能是另一个重要考量点。例如,江铃新能源羿驰SC-01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320kW,扭矩560N·m,百公里加速仅需3.9秒,这种强劲的动力表现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驾驶乐趣的需求。
车辆质保政策
消费者还会关注整车和电池的质保政策,包括年限和里程数等,以确保后期使用的保障。
试驾体验
亲自感受车辆的动力、操控、舒适性和车内空间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也是关键。通过试驾可以直观了解车辆的实际表现,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充电设施便利性
消费者还会考虑家中或常去的地方是否有便捷的充电桩以及是否支持快充功能。这直接关系到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消费者在选择520km续航的运动轿车时,最看重的因素包括续航能力、快充性能、电池性能与能量密度、动力性能、车辆质保政策、试驾体验以及充电设施的便利性。
♯ 比亚迪e7、荣威D6和广汽埃安AION RT的用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如何?
www.sohu.com (mk.jxwhzf.com)
www.sohu.com (vip.jxwhzf.com)
比亚迪e7、荣威D6和广汽埃安AION RT的用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如下:
比亚迪e7
比亚迪e7作为一款新推出的纯电动轿车,凭借其高性价比和品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其设计采用最新设计语言,外观优雅流畅,尺寸较大,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甚至600公里,满足日常通勤需求。然而,e7的市场表现仍需时间验证,尽管其定位略高于秦PLUS EV且价格接近AION RT,但其销量目标为月销过万,这表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较大。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用户满意度数据,但其市场表现和产品力受到期待。
荣威D6
荣威D6以其简约科技的设计风格和出色的续航表现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城市中的白领和环保主义者。然而,关于荣威D6的具体用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信息较少,仅提到其在设计和续航方面的优势。
广汽埃安AION RT
广汽埃安AION RT在用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方面表现突出。根据2024年发布的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广汽埃安被评为新能源车主满意度中国第一品牌。AION RT凭借其高端材料、智能驾驶配置(如126线可变焦激光雷达和英伟达Orin-X高算力平台)以及优秀的续航能力(520km至650km),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此外,广汽埃安通过“快广近”的补能生态和全天候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 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对新车定价策略的影响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对新车定价策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升级推动成本优化与利润空间压缩
技术升级是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比亚迪通过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改进电池技术,实现了单车制造成本的显著下降,从而在降价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类似地,特斯拉推出搭载4D雷达的新款Model 3,智能驾驶系统升级明显,这种技术进步虽然提升了产品吸引力,但同时也可能增加研发和生产成本。
智能化与网联化带来的高投入压力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这些技术的实现需要大量资金和成本投入。例如,零跑B10强调智能化带来的全新体验,但其研发成本若直接分摊到单车上,可能会对定价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车企需要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之间找到平衡点。
差异化定价策略的实施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车企越来越注重差异化定价策略。例如,小鹏汽车通过推出不同配置的车型(如G9和G6),精准覆盖不同市场需求,从而实现高端与中端市场的双向突破。这种策略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反映了技术升级对产品定位和定价的深远影响。
技术进步降低电池成本,推动价格下降
技术进步使得电池成本逐渐下降,这为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调整提供了可能。例如,比亚迪通过DM-i 5.0技术大幅降价,推动了新能源车价格的持续下滑。此外,政策补贴的变化也会影响车企的成本和定价策略。
消费者关注点的变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消费者购车时更加关注车辆的实际使用价值,而非单纯依赖价格调整。车企需要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以吸引消费者。例如,理想L6预计搭载最新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更长续航里程的电池技术,这些升级可能在定价上有所体现。
市场竞争与供应链协同创新
技术升级促使车企加强供应链协同创新。例如,比亚迪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重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并推动了行业向低碳转型。这种协同效应不仅降低了整车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
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影响
政策调整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价策略。例如,政府补贴政策的减少可能导致车企提高价格以保证利润空间。同时,车企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配置,避免盲目堆砌高价配置。
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对新车定价策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技术进步推动了成本优化和价格下降;另一方面,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高投入压力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又对定价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