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对标特斯拉model y?7月份正式上市,雷军:19.9万不可能!
小米汽车,又要上头条了!
这几天,车圈科技圈,议论纷纷啊。
小米YU7,这台传说中的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SUV,据说明确了,7月份,正式跟大家见面!
雷军雷总,亲自放话了:“19.9万不可能!”这话,掷地有声,透着一股子自信,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他还补充了一句,信息量更大:“这个配置以model y定价,没有30几万下不了台。”嚯!这口气,不小!
这意思,是要跟特斯拉Model Y硬碰硬,而且,价格上,似乎不打算手软?
这消息一出,“小米YU7价格”、“雷军谈YU7定价”立马就成了热门话题,比夏天的气温还要火热。
评论区里,那叫一个热闹,各路大神都开始了自己的“神预测”,简直比世界杯猜比分还刺激。
网友们的智慧,那真是无穷的:
有人说,9.99万到14.9万,那就是“雷神”下凡,普度众生!买到就是赚到,闭眼冲!
要是14.99万到19.9万,大家就得尊称一声“雷总”,性价比依然给力,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稳了!
如果敢定到19.99万至24.9万,可能就得改口叫“雷子”了,这价格,有点考验米粉的信仰纯度。
真要是冲到24.99万以上,奔着30万甚至更高去,很多人估计就要高呼“避雷”、“避雷”了!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大冤种”。
雷军,这些年他也是一路披荆斩棘过来的。
说起雷军,大家印象里还是那个穿着牛仔裤、帆布鞋,在发布会上激情澎湃的“劳模”,讲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却总能点燃全场。
从金山软件,到卓越网,再到小米科技,他的人生履历,本身就是一部奋斗史。
当年做小米手机,喊着“为发烧而生”,硬是把旗舰机的价格打了下来,让更多人用上了高性能的智能手机。那时候,他多敢想敢干啊。
可惜,高端之路,走得也并非一帆风顺。冲击高端市场,被一些人说“飘了”,忘了初心。那几年,他肯定也面临过不少质疑和压力,内部的调整,外部的竞争,都是巨大的考验。
后来他all in造车,宣布那是“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大家看他站在台上,眼神里是破釜沉舟的决心,带着小米从零开始,杀入一个全新的,而且是无比“卷”的赛道。
之后他就更忙了,微博上天天不是在工厂,就是在体验各种车,成了汽车圈的“小学生”,但也是最勤奋的那个。
小米SU7的发布会,大家看到了他为之付出的心血,讲到动情处,几度哽咽。那份真诚,打动了不少人。
SU7一出来,那热度,简直了!订单量爆棚,一度让小米的交付能力备受考验。
现在,小米汽车的第二款产品,YU7,箭在弦上。这位年过半百的“追风少年”,经历了这么多,目标更清晰,也更知道市场要什么,用户想什么。
小米YU7,万众瞩目下的“潜力股”。
小米YU7,目前虽然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江湖上关于它的传说,早已满天飞。
定位中型SUV,这块市场,可是兵家必争之地,竞争对手个个都不是善茬。
特斯拉Model Y,就是它最直接的参照物,也是它想要翻越的大山。Model Y在全球市场的销量,那是有目共睹的,标杆一样的存在。
据说,小米YU7在设计上会延续SU7那种时尚运动范儿,但作为SUV,车身线条可能会更硬朗一些,空间实用性,肯定是第一位的。
智能化,那肯定是小米的看家本领。
SU7上的澎湃OS智能座舱,流畅度和生态体验,已经让很多人“哇塞”了。
YU7没理由不更进一步,什么大模型上车,智能交互,高阶辅助驾驶,估计都会往高了配,甚至顶配。
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池、电机、电控,这更是新能源车的核心。
SU7已经展现了小米在技术研发上的决心和投入,YU7作为后来者,只会更强。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动力性能,这些硬指标,小米肯定也不会含糊,毕竟雷总自己都说了,“这个配置”。
制造工艺和品控,有了SU7的生产经验和小米汽车工厂的先进设备,YU7的品质,应该也能让人放心。
尽管配置可能拉满,技术可能领先,但它跟别的“富二代”车型不太一样,它身上肩负着小米汽车承上启下的重任,也寄托了无数米粉的期待。
不靠吹牛,不靠画饼,就看7月份产品力到底如何。这样的新车,现在挺让人期待的。
那么,这YU7和特斯拉Model Y,到底怎么个对标法?
之前小米SU7发布的时候,就处处对标保时捷Taycan,虽然价格上不是一个量级,但那种“向上看齐”的姿态,赚足了眼球。
这次YU7对标Model Y,就显得更“实打实”一些了。
Model Y的优势在于品牌力、成熟的三电技术、全球市场的保有量以及相对完善的充电网络。
小米YU7的潜在优势,可能在于后来者居上的技术应用(比如更强的智能化、更快的充电),更贴合国内用户习惯的生态体验,以及,大家最最关心的——价格。
雷军那句“没有30几万下不了台”,其实也是在拔高YU7的定位和价值感。
意思是,我们的产品力,是奔着30多万的水平去的,你们别拿十几二十万的标准来衡量我。
这既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定价策略。先把预期拉高,到时候即便价格真的略高于很多人的心理价位,但只要比“30几万”低,大家可能反而会觉得“诶,好像也还行?”
当然,这也可能是在为高配版本造势,主力走量版本,价格或许会有惊喜。
不刻意回避竞争,敢于亮剑,玩的就是硬实力。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关注YU7的定价?因为期待,因为好奇!
说真的,小米YU7这款车还没正式发布,仅仅是透露了上市时间和一些关于价格的口风,就能引发这么大的讨论,我一点都不意外。
首先,小米这个品牌,本身就自带流量。
从手机到各种智能家居,小米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品牌认知度,“年轻人的第一台XX”这个梗,深入人心。
再一个,小米SU7的成功,给大家树立了一个非常高的期待值。
SU7以其出色的设计、不俗的性能和相对有竞争力的价格,一炮而红,让大家看到了小米造车的诚意和实力。YU7作为第二款车型,自然承载了更多的期望。
还有,就是雷军个人的IP效应。
他亲自下场为产品站台,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和亲民的形象,与用户互动,这种个人魅力,也是小米营销的一大法宝。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市场的风向标。
很多人都说,看小米发布会,就像看科技界的“春晚”。这种关注度,是很多车企砸重金都换不来的。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在太卷了,新品牌、新技术、新车型层出不穷,价格战也是一轮接一轮。
消费者在眼花缭乱的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有实力、有诚意的产品出现。
小米YU7,恰好就扮演了这样一个“鲶鱼”或者“挑战者”的角色。它敢于直接叫板行业标杆特斯拉Model Y,这种勇气和魄力,本身就很有看点。
大家也想看看,小米能不能在SUV这个更主流、竞争也更激烈的市场,再次复制SU7的辉煌,甚至超越它。
未来,请用实力和价格给我们答案吧。
在这个信息爆炸、选择过剩的时代,能有一款产品,让这么多人翘首以盼,持续讨论,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祝福小米YU7!希望它能在7月份的发布会上,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惊喜,不仅仅是配置上的,更是价格上的。
也希望雷总和他的团队,能继续秉持“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理念,打造出更多让用户尖叫的好产品。
真让人期待啊!到时候发布会,估计又是一场全民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