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直指Model Y!天际屏+835km续航,小米YU7正式亮相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瑾瑜 新车评 时间:2025-05-23 11:01:57

5月22日,小米汽车第二款产品——小米YU7正式发布。新车被官方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中文命名为"小米御7",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动力系统,将推出三款配置车型,瞄准特斯拉Model Y等市场主流车型。据悉,小米YU7将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销售。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SUV产品,小米YU7在设计语言上延续了小米SU7的家族式风格,但在细节处理上展现出更加前卫的设计思路。前脸采用封闭式造型,机舱盖前端镶嵌小米银色车标,前包围两侧设计了类似三角形的通风孔,中间位置加入与车身同色的装饰件,增强整体层次感。值得一提的是,小米YU7的前大灯设计颇具创意,灯组上部分采用镂空设计,可有效将气流引导至机舱盖尾端排出,兼顾美观与空气动力学性能。

车身侧面,小米YU7采用时下流行的溜背式造型设计,整体线条流畅富有动感。新车配备电动内翻式门把手,前后轮眉、侧车窗饰条以及车门下边缘装饰等细节均采用高亮黑色材质覆盖,营造出悬浮式车顶的视觉效果。同时,新车提供多种轮圈样式选择,其中高配版本配备21英寸五辐轮圈搭配黄色Brembo卡钳,可选装275毫米后宽胎,进一步强化运动属性。

车身尺寸方面,小米YU7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毫米,轴距达到3000毫米,定位纯电中大型SUV市场。相比同级竞品,小米YU7的车身比例更为修长,重心设计更低矮,整体视觉效果更具运动感。目前,小米YU7提供寒武岩灰、宝石绿、钛金属色、熔岩橙等鲜明外观配色选择,官方表示未来还将推出5款额外车身配色,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车尾部分,小米YU7的设计更具辨识度,配备贯穿式对称C字形尾灯组,区别于小米SU7使用的横向贯穿式尾灯设计,并继续采用透明尾灯罩提升科技感。新车在空气动力学设计上下足功夫,车顶配备镂空式扰流板,车尾设计有"小鸭尾"造型后扰流板,整个乘员舱上部向内收拢,类似跑车的设计风格,以达到极致的空气动力学效果。后包围造型延续小米SU7的设计思路,使用亮黑色与车身同色装饰件的搭配,整体协调统一。

内饰设计是小米YU7的重要亮点。整体采用环抱式座舱布局,风格与小米SU7接近,但细节处理上更为精致豪华。最引人注目的是小米取消了SU7上的翻转式全液晶仪表,代之以创新的"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这一从左至右贯穿整个驾驶舱的超宽画幅投影屏可提供速度、续航里程、挡位状态、驾驶模式、导航等全方位驾驶信息,减少了驾驶员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同时显示效果更加清晰直观。

中控区域,小米YU7配备与SU7相似的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但边框更加纤薄,运行小米澎湃OS车机系统,支持三个界面同时显示,并可实现与手机应用的无缝转移,以及与后排Pad屏幕的联动功能,同时与家庭小米生态设备实现互联。内饰材质上大幅升级,结合了大面积皮质材料、木纹饰板和翻毛皮,通过不同颜色搭配区隔分层,整体呈现出立体且有层次感的豪华氛围,中控台两侧保留了拓展件的固定位置以增加功能扩展性。

方向盘设计也颇具特色,小米YU7采用全新三辐式设计,上下均为平底式造型,上方设计有回正标识,增强运动感。与SU7不同的是,新方向盘左右两侧功能布局进行了简化,主要采用滚轮控制为主、按键为辅的设计理念,下侧提供驾驶模式选择旋钮保留了必要功能。换挡机构沿用怀挡式设计,但副仪表台区域进行了重新设计,上方扩大了手机无线充电区域,下方取消左侧物理按键,将竖向布局的水杯架改为更实用的横向布局。

座椅配置上,小米YU7前排配备双零重力座椅,提供一键躺倒功能,支持10点式座椅按摩,大幅提升舒适度。座椅采用一体式头枕设计,侧翼宽大,提供出色的包裹性,前排两个座椅还配备了更宽的腿托。后排座椅支持电动无级调节,最大角度可达135°,位于中央扶手箱后部的小屏幕提供了空调控制、多媒体控制、座椅控制等功能。空调出风口巧妙地转移至两侧B柱,为后排乘客创造更舒适的乘坐空间,同时新车依旧提供车载冰箱功能。

便利性方面,小米YU7支持UWB超宽带互联无感开锁车门技术,可实现主动迎宾(靠近自动解锁)和离车自动落锁功能,显著提升用车便利性。车辆B柱上依然提供刷卡锁车功能,充电口位于车辆左后侧。尾部配备电动尾门,后备厢空间纵深充足,后排座椅靠背可放倒形成平整的储物空间,后备厢地板下方也提供额外的储物区域。

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小米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等硬件套件,搭载小米HAD辅助驾驶系统,支持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提供车位到车位的全程领航能力。系统可实现ETC与闸机辅助通行、窄路与环岛通行、停车场漫游寻位泊车等实用功能,并引入VLM视觉语言大模型,能通过语音和文字与驾驶者进行自然交流,有效提升复杂场景的决策能力。

动力系统方面,小米YU7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标准/高性能)三种动力配置。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235千瓦,最高时速240km/h,搭载96.3kWh的弗迪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续航里程达835公里。双电机四驱版本分为标准四驱和高性能四驱两种配置,最大综合功率分别为365千瓦和508千瓦,后者的百公里加速为3.23秒,两款车型均配备101.7kWh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770公里和760公里。

小米YU7基于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打造,实现了更大的乘员舱空间和更好的整车结构强度。新车继续采用871V碳化硅高压平台,确保更快的充电速度。根据官方表示,新车可以达到5.2C的充电倍速,15分钟能补能620km,12分钟可以从10%充电至80%。底盘方面,配备连续阻尼可变减震器以及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取得平衡。并且,高性能版本在启动BOOST模式后,可实现弹射起步效果。

编辑说:小米YU7的正式亮相,标志着小米汽车正式完成了轿车和SUV两大主流市场布局。作为小米汽车的第二款产品,YU7继承了SU7的核心技术优势,同时在设计和功能上进行了针对性优化,明显定位更为高端。从产品力来看,YU7在外观设计、内饰质感、动力性能和智能科技等方面都展现出比预期更高的水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小米天际屏"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驾驶便利性,也为车内带来了更具科技感的视觉体验,这或许将成为小米汽车的差异化竞争点。

然而,小米YU7的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终的定价策略,如果能延续SU7的高性价比路线,YU7将有望在竞争激烈的中大型电动SUV市场中脱颖而出,给特斯拉Model Y等主流车型带来实质性挑战。可以预见,随着7月份的正式上市,这款"豪华高性能SUV"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市场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