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陈文辉:金融行业正迎来AI关键时刻,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

IP属地 北京 编辑:唐云泽 大河财立方 时间:2025-05-23 22:30:12

5月23日,在2025年晨星(中国)年度投资峰会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表示,AI正在驱使金融行业步入一个关键时刻。这不仅将带来挑战,更是金融机构实现行业质变提升的重大机遇。陈文辉认为,数字化浪潮已对经济社会带来全方位的改造,影响广泛而深远。

陈文辉以汽车行业为例,阐明了传统行业如何因电动化而引发数字化、智能化的剧烈转型。随后,他又通过回顾ChatGPT、Sora以及DeepSeek等AI产品的快速迭代,生动展现了AI技术进步的惊人速度。“在我看来,AI将成为国家层面下一步部署工作的核心方向。”陈文辉认为,AI对经济社会的改造并非简单的“AI+”,而是一种指数级的跃升,其影响可能远超人们的预期,甚至达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境界。因此,金融界必须高度重视AI对整个经济社会,特别是金融行业的影响。

目前,金融行业在AI应用,尤其是大模型应用上呈现加速趋势,这得益于金融行业自身强大的技术驱动力、对合规的深度耦合,以及在数据和资金方面的优势。陈文辉判断,2025年很可能成为AI在金融业应用的转折之年,而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在于AI性能的显著提升和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AI技术从高不可攀走向轻松消费,从专业小众走向大规模应用。“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金融行业在面向客户的服务仍需谨慎处理错误率和监管要求,但我认为,这两个关键指标正趋近于大规模应用的转折点。”

在传统技术模式下,金融机构的分工相对明确;然而AI技术的应用,使得大型金融机构能够高效进入过去难以触及的基层市场。这给中小银行等机构的市场占有率带来了下跌的风险。因此,陈文辉呼吁,中小金融机构必须抱有更强的危机感,主动拥抱AI技术,是否全面应用AI技术,可能成为决定金融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之举。

此外,金融作为一个传统行业,服务成本一直不在低位。若不积极进取,通过AI降低成本,就可能面临被其他低成本服务替代的风险。

金融行业如何拥抱AI技术?陈文辉认为,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至关重要。“这是一个庞大且持续时间长的工程,需要清晰而坚定的战略指引,必须是‘一把手工程’,需要最高领导者亲自推动,并需培养全体员工的数字化意识。”他建议,金融机构应该优先从那些具有原始驱动力的AI项目入手,例如能够显著降本增效或优化客户体验的项目,通过取得明显效果来获得领导层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记者观察到,在近两年来各大金融机构的招聘岗位中,“AI”成为高频关键词。陈文辉认为,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中应该有更多熟悉AI和数字化的人才,以确保人才培养、项目落地等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回顾保险业CEO角色从销售、精算师到投资专家的演变历程,他预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AI领域专家进入金融机构的重要管理岗位,从而有力推动金融业的AI事业发展。

如前文所述,对于金融机构来说,AI运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需要被充分关注。陈文辉表示,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AI的应用至关重要,但他也呼吁监管机构能够对科技创新和应用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首先密切跟踪潜在风险,其次避免盲目或过度监管。此外,监管机构自身也应加大数字化监管转型力度,提升监管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