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多个新盘“去贝壳化”后,意外火爆。
“垄断”这一招,贝壳找房app怎么就在广州不合时宜?
只能说,这个城市容不得一点“套路”。
广州一二手市场“去贝壳化”
在“去贝壳化”上,越秀地产打响了第一枪。
越秀云悦去年底开盘,在白云首战告捷,靠着自媒体和全民营销助力,直接创下5个月清盘神话。
呐,有图有真相,全盘3栋楼,没有网签的已经寥寥无几了。
(图源阳光家缘)
紧接着,越秀地产趁热打铁,又推出了“广府系”。
越秀·珑悦西关在老荔湾拿地三个月即清盘,越秀·桂悦东晓在海珠东晓南,直接登顶销售金额TOP3,主城四区销冠。
同样“去贝壳化”后的热销效应,也在珠实地产、保利地产身上完美“复刻”。
天河珠实都荟4月底开盘,300万上车天河新规三房,2小时劲销200套,引发全网热潮。
同期入市的琶洲南千万豪宅保利天奕,众多富豪冒雨排队抢房,不到一个月就网签了154套!
(图源阳光家缘)
这场变革更有向二手市场蔓延之势。
越秀地产组建了强大的帮卖团队,内外部全链条中介资源嫁接,仅2025年一季度,就已达成置换成交11亿。
保利地产整合房源周边3-5km范围内门店资源,发动全城优质经纪人共同推广。
2024年促进二手房成交272套,置换新房471套,最快3天卖出旧房,平均转化周期48天,二手房去化率57%。
贝壳的一家独大,为什么行不通了?
天下苦贝壳久矣。
长期以来,贝壳将各路中小中介门店收于麾下,形成了壁垒极高的客源垄断和房源垄断。
贝壳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到2025年第一季度,贝壳平台总交易额下降了21%,但贝壳的门店却从48699家增长到了56839家。
业内人士称,贝壳的佣金抽成远高于其他渠道,新房项目正常渠道佣金2、3个点,贝壳却普遍要求5个点。
而高额抽佣下,平台又占据了大头。
据官媒报道,贝壳加盟店即便没有佣金收入,每个月也要交纳3500元的加盟费;若有佣金收入,贝壳则按佣金收入抽取相应比例的佣金,比例在8-18%不等。
针对不同地区门店,贝壳还会“看碟下菜”,南沙店东的抽佣比例是23%,比广州其他地区总体高出5%。
而中介的实际收入,以一套新房10万佣金为例,开发商扣税6%,平台服务费15%,到中介公司,又要扣掉7%。
和公司55分成后,还要扣税+提现费8%,10万佣金到中介手上,只有约3.4万。
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贝壳还有很多涉嫌垄断的行为。
业内人士称,在项目渠道推广中,贝壳会对开发商提出较为严苛的合作要求,比如强迫其签订独家协议,否则禁止旗下中介带看。
在一些多渠道代理的项目中,贝壳甚至要求开发商把项目其中一幢楼拿出来,独家授权销售。
不仅一手渠道合作诸多要求,二手房买卖更有“店大欺客”的迹象。
有二手房买家向察叔反映,贝壳和链家的二手房佣金都要求固定点数,不能谈判,一般都高于其他渠道。
而且,中介费都要求签约当天就要求全部结清,尽管后续还有涂销抵押、过户、贷款、交房等等的服务流程。
贝壳平台只在技术和节点上流水线监控,中介费结清后,服务好不好,规范不规范,只能全凭中介的良心。
也有买家反馈,因为二手房现在是“买方市场”,中介为了达成交易,各种套路甚至欺骗买方,甚至让买房牺牲自己的利益,收了中介费,丝毫不会维护买方正当权益。
点我回顾:亏100万贱卖东荟城!还遭中介与买家拖交契税
很多贝壳及合作品牌的门店都是加盟性质,个别门店掌握着整个片区的客户资源,要回中介费更是难上加难。
除了佣金之外,贝壳还有与银行按揭合作的抽成收入。
有二手房买家反馈,自己不想使用贝壳提供的银行办贷款,想用其他相熟的银行,结果贷款业务员被中介拦着,几个小时不让上楼办手续,一直说服客户换合作银行。在接下来办贷款手续的过程中,贷款专员也是各种不配合,给脸色,相当不愉快。
当然,这也许是个别案例,但就以点带面窥探出,贝壳在房地产行业下行期,越来越集中垄断下,服务规范出现的漏洞。
所以,精明的广州市场,广州客户,选择觉醒和反抗了。
开发商中有的选择自建团队,有的与自媒体展开合作,还有的提高全民营销佣金,发动“老带新”,提升成交占比。
不少购房者也转向其他渠道,或者寻找优质的管家公司买房。
贝壳垄断筑牢的护城河,也正成为困住自己的牢笼。
2025年一季度,贝壳的总交易额为8437亿元,相对高峰时期2021年一季度下降21%。
存量二手房交易利润率下降最为明显,从最高49%下降至38.1%;新房交易利润率也从最高27%下降至23.4%。背后深层原因,是市场回暖为开发商重新赢得了价格主导权,日趋理性的购房者,也更加关注起产品本身。
此前有传,贝壳董事长彭永东一天的收入,是经纪人10年所赚的钱。彭永东一年收入高达7.13亿,比左晖去世前高了84倍,两个管理层工资,占贝壳利润的22.78%。
贝壳创始人左晖在去世之前,一直称公司要做“难而正确的事”,让经纪人更有尊严。
他可能也没想到,在去世之后,公司进入了新一轮秃鹰式的利润抢夺战,成为垄断的代言人,而这些利润,并没有让经纪人更有尊严,更多收入,而合作方、购房者也陷入反抗和自救当中,这样的企业,是否还是当初的贝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