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南京中海楼盘放水,业主、中介、开发商都急眼了!

IP属地 安徽滁州 编辑:苏婉清 深水财经社 时间:2025-05-26 08:00:21

作者 | 纳兰

2025年5月,南京楼市因中海地产“骨折价”清盘事件掀起轩然大波。位于江北核心区的中海观江樾、仙林湖的中海观文澜、江宁区的中海和山三大项目集体降价,最高降幅超50%,部分房源单价直逼地价。

这场砸盘突如其来,让老业主们集体破防——有业主刚拿房就亏损超百万,甚至出现“堵门阻止看房”的激烈维权行动。

楼市进行到现在这个地步,让所有利益方都不满意,所有利益方都在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这场人性表演让大家也看到江湖的人情世故。

中海·观江樾位于南京江北核心区青奥板块,当时项目以“江北核心区毛坯限价破4万/㎡”为卖点,带装修均价高达3.6万/㎡。

然而,三年后,该项目以现房身份推出“清盘特惠”:单价直降至2.3万/㎡,购房即送车位,且“不分楼层、户型,全部一口价”。

据销售透露,项目仅剩200套房源,降价后4天狂销120套,部分房源单价甚至低于地价(楼面价2.1万/㎡)。

这一操作直接击穿了周边二手房市场,在售二手房挂牌价普遍在2.4万-3万/㎡,而中海新盘价格更低,导致老业主挂牌房源无人问津。

一位2022年以3.6万/㎡购入142㎡四居室的业主直言:“首付直接跌没,现在把房子卖了还不够还贷款的!”

那么自优惠推出以来这个楼盘卖得究竟怎么样呢?

我们查询了房管局网站看到,截至5月21日,中海观江樾共入网2899套,总认购套数157套,总成交1441套,还有1301套待售。

也就是说从2022年首开至今,去化率还不到五成,还有大约45%的房源没有卖掉。

位于栖霞区仙林湖的中海观文澜更惨,曾是南京楼市“神盘”之一。

2022年开盘时,项目带装修均价3.6万/㎡,部分户型最高单价突破3.7万/㎡。但是截至5月21日,入网总套数1904套,只卖掉了666套,认购79套,还有1159套急寻买家,去化率只有40%。

中海·和山位于江宁区,2022年开盘均价3万/㎡,另有2000元/㎡装修包。

然而,该项目近期推出“终极特惠”:单价降至1.7万/㎡,且带装修交付。这一价格几乎与地价持平(楼面价1.5万/㎡),堪称“割肉甩卖”。

一位2022年上车的业主表示:“三年前掏空六个钱包上车,现在房子直接缩水近200万,这谁能接受?”

事实上,中海观山樾的销售比前两个楼盘更差。据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该楼备案名为大方印象府,截至5月21日入网总数为1791套,然而总成交只有85套,认购中数量为零,说明这个楼盘现在已经是无人问津了。

至于说降价之后有没有拉动销售,目前看并没有什么效果,看看后续认购数量有没有新增。

中海这三个楼盘都是已经是现房销售且已交付,所以导致更复杂的利益关系。

此前售楼处销售均价约在3万多,而已经交付的业主已经挂出很多二手房,最低已经挂到2.4万多(含装修包),而实际成交价肯定会更低,所以客户肯定会优先选择二手房,毕竟都是新房,而且好的户型和楼层肯定都在这些二手房里。

这样看,开发商手里的房子就没有任何价格优势,完成清盘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为了拉平与该楼盘二手房的价格,开发商就必须要降价,而且必须要比二手房要便宜。

这样一来,开发商不仅让那些拿到房自住的业主损失惨重,感觉巨大的落差,更重要的是挡住了已挂牌老业主的销路。

中海的降价海报在中介圈里刷屏之后,老业主坐不住了。

在观江樾项目现场,业主自发组织“房价保卫战”:有人拦住小区大门,要求中介不得带看房源;有人向住建部门投诉,称中海“恶意降价扰乱市场”;甚至有业主在社交平台发起联名信,要求开发商“补偿差价或退房退款”。

然而,从法律层面看,老业主的维权诉求面临重重困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开发商有权自主定价,只要不涉及价格欺诈或虚假宣传,降价行为并不违法。

尽管法律上站不住脚,但老业主的愤怒并非毫无依据。一位维权业主表示:

“我们当初高价买房,是因为相信中海的品牌和区域潜力。现在开发商突然降价,相当于直接否定了我们的选择。”

对此,江苏恒森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成宇律师指出:“开发商降价前应主动与业主沟通,避免引发纠纷。但从商业逻辑看,企业有权根据市场调整策略,不能因老业主亏损就牺牲自身利益。”

房子涨价的时候,皆大欢喜。

但是一旦叠加,各方利益立刻崩盘,此时各种人性的复杂性也全部显露出来。

对于开发商来说,楼盘卖不出去,每天的损失比业主的损失更为巨大。

一位南京房企高管透露:“中海在南京的这几个项目,地价高、周期长,现在市场下行,只能降价换现金流。否则,拖得越久,亏损越大。”

据公开数据,观江樾、观文澜、和山三大项目开盘大约都在2022年前后,均已超三年,至今仍未清盘,而且去化率都不到五成,再这样拖下去,随着二手房的不断上市,售楼处已经彻底没法跟二手房东竞争。

此外,中海项目还面临竞品挤压。

以观江樾为例,江北核心区新规后出让的地块,容积率更低、产品更具竞争力,而中海项目因规划滞后,购房者关注度下滑。

不光是江北新区,由于传统的刚需住宅几乎全部集中在二手房市场,各地新拍土地在容积率和户型、面积上都更加放松,未来好房子会越来越多,以前的中低端楼盘全部丧失竞争力。

有分析认为,中海南京降价还与“现房销售”政策有关。

2024年底,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并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中海可能因担心后续现房销售政策带来的资金压力,选择提前降价清盘。

而对于开发商的降价行为,政府方面的态度似乎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大家肯定记得往年也有楼盘降价,政府部门立刻就会想办法叫停。但是这两年楼盘降价已经是普遍现象,政府也不再阻止。

因为以前降价是小范围现象,政府还好控制。现在新房滞销严重,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比比皆是,如果还不许他们降价,那么就会把开发商逼死,最后连交付都成问题,这个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就这次南京中海降价事件看,虽然众多业主维权、网上发帖声援,但是并没有看到政府部门公开介入,据向上述楼盘附近的多家中介了解到,截至目前当地政府并没有叫停降价,但是由于怕惹出麻烦,开发商不再大范围宣传,但是优惠政策并没有收回。简单说就是只做不说。

对于老业主而言,维权虽难,但需理性;对于开发商而言,降价虽痛,但需生存;对于市场而言,调整虽苦,但需回归理性。或许,只有当供需平衡、信心恢复,楼市才能真正走出寒冬。

房地产走到这个境地,是谁的责任呢?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