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对物理学的重要性可能远超我们过去的认知。
一项新理论提出,我们周围所见的一切 —— 从最微小的量子作用到整个星系的宇宙级爬行速度 —— 可能都实实在在地是时间的问题。事实上,是三维时间的问题。
三维时间的基本概念并不新鲜。但阿拉斯加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冈瑟·克莱特施卡(Gunther Kletetschka)表示,他的数学框架首次再现了宇宙的已知特性,使其成为一个在统一物理学于一个一致模型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理论。
克莱特施卡说:“早期的三维时间提议主要是数学构造,缺乏这些具体的实验联系。”
“我的工作将这个概念从一个有趣的数学可能性,转变成了一个具有多个独立验证渠道、可以进行物理验证的理论。”
我们当前的现实模型存在一些问题。虽然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各自以惊人的精确度解释了我们的宇宙,但它们各自源于根本不同的基础 —— 一个(量子力学)是粒状且随机的,另一个(广义相对论)则是无缝且不可变的。
这些无法调和的基本出发点,使得构建一个单一的、能像解释其他三种基本力那样解释引力的、统御一切的物理理论成为挑战。这并非理论物理学家没有尝试过。
克莱特施卡提议对基础进行彻底的反思,揭开时空结构本身,为现实建立一个新的基础。
虽然我们使用“时间”这个词来描述几乎任何事件序列,但在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对比 —— 从近乎瞬时的量子粒子跃迁,到延伸到永恒的宇宙增长的漫长岁月。
在宇宙尺度上,时间是相对的,会因质量和加速度而扭曲。在微观尺度上,时间是不确定的,看向过去与看向未来的可能性一样大。而在这两者之间漂移的存在,则如同明天的日出一样枯燥乏味地可预测。
将这些尺度分离到它们各自的维度中,为我们提供了三条可遵循的路径,每条路径都按照自己的节拍行进,并彼此垂直。
通过将这些时间线嵌入到保留因果关系的数学框架中,就有可能以某种方式连接所有三个维度,从而解释一切:从基本粒子如何在量子场中涌现,到我们为何无法体验量子怪异现象,再到宇宙本身的膨胀边界。
克莱特施卡说:“这三个时间维度是万物的基本结构,就像一幅画的画布。”
“空间仍然存在,拥有它的三个维度,但它更像是画布上的颜料,而不是画布本身。”
重要的是,该框架精确地再现了多种已知粒子的质量,例如顶夸克、μ子和电子,并对未知的中微子质量以及对引力波速度的微妙影响提出了预测。
这意味着该理论可能得到未来实验的支持,并有可能为整个物理学提供一种更统一的方法。
克莱特施卡说:“通往统一之路可能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物理现实本身的性质。”
这项研究发表在《物理科学进展报告》上。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