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库中国
2025楼市半年考:地方数百条政策“稳市” 核心城市出现企稳迹象
从“持续推动”到“更大力度推动”止跌企稳,2025上半年,房地产“稳市”力度不减。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有约170省市(县)出台政策超340条,政策频次保持较高水平;中央层面也持续落地“稳楼市”政策,主要围绕去库存、扩需求、新模式和化风险等多方面展开。在“一揽子”政策支持下,2025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不乏亮点,“好城市+好房子”表现出较强韧性;一线城市中如深圳,6月份出现多个热点红盘,开盘去化率超9成,上海、北京等城市也频繁出现高端楼盘大卖场景。值得注意的是,自二季度以来,新房市场复苏的势头有所放缓,二手房市场也持续“以价换量”。中指研究院表示,预计全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在9亿平方米左右,不同城市、不同项目的分化趋势仍将延续。(第一财经)
二、国内要文
1.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做好疾病谱、临床用药需求等数据归集和分析,开发适配创新药研发需求的数据产品,支持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合理确定研发方向、布局研发管线,提升创新效率。(界面新闻)
2.鼓励低空经济“起飞”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低空经济正在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日,《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二审稿(以下简称“草案”)新增多项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规定,彰显国家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低空经济的重要性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涵盖无人机制造与应用、飞行汽车研发、低空旅游服务等多元领域,产业辐射范围广泛,带动效应显著。不仅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还能催生出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内需,有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此次草案从空域管理、适航审定、飞行服务监管等关键环节入手,构建全方位的制度保障体系,旨在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撑,营造稳定发展环境。明确的法规政策有助于界定各方权责,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速低空经济发展进程,使其更好发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21世纪经济报道)
3.湖北做大科创潜力股 政策活水灌溉上市后备企业
近日,首届湖北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总会计师吴韧强表示,湖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众多,累计储备“金银种子”企业1355家,要让多层次资本市场“活水”浇灌上市后备企业全周期生长。吴韧强介绍,当前,湖北已建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挖掘储备、多维培育、申报推进、上市对接的培育体系,构建了“价值发现—规范培育—融资对接—上市护航”全链条服务机制。湖北将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行业特性及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阶梯式培育+定制化指导”组合服务。通过建设高水平区域性股权市场、实施“千企股改”行动、做实做优资本课堂、用好三四板对接机制,助力企业夯实治理基础,实现层级跃升。(人民日报)
三、地方频道
1.助力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 中博会达成意向成交超千亿
6月30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下称中博会)在广州闭幕。本届中博会展览面积约8万平方米,总展位数超3500个,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超2000家企业参展。4天时间,超过一万名采购商到会参观、洽谈、采购,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千亿元。已连续举办二十届的中博会,正成为中小企业从“小而散”走向“专精特新”的关键跳板。在本届中博会上,“首发经济”与“专精特新”深度交融,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孵化场。本届中博会以“首发经济”为核心战略,推出以“首发经济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为主题的新品发布系列活动。活动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征集首次发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经过严格遴选产生10个“最受欢迎新品”及超100个“入围新品”名单。同时,中博会还设置了22场新品直播活动、3场精选直播新品媒体交流会、2场首发经济产业链交流活动,来助力中小企业以创新破局市场,并强化产业链韧性。(第一财经)
2.贵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科技金融
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科技委员会主任李炳军6月30日主持召开贵州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强调,要下大力提高贵州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加强重大科技项目谋划,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制定针对性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国有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持续提升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要进一步规范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严把平台准入关,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大力汇聚各类领军人才,做好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加强考核评估和动态管理,确保发挥功能作用,打造全省战略科技力量。(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3.上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 用好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
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强服务优环境进一步打响“投资上海”品牌的若干举措》。其中提到,加强金融资源高效供给。建立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设立总规模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用好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加大对重点产业战略性项目和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投资力度。通过“长期资本+并购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机制,用好并购基金,加大对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供给,充分运用科创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保障优质招商项目资金需求。深化跨境结算、融资、财资管理等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金融服务。《若干举措》提到,发布重大应用场景。发布AI大模型、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重点应用场景,推动重大应用场景优先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组织开展场景路演、场景对接、揭榜赛马等活动,开展场景应用创新大赛,为获奖企业提供高校实验室、低成本办公场地。将优质垂类大模型项目纳入全市公共算力调度体系,对模型推理算力项目实施补贴。(财联社)
四、公司化运营
规模达180亿元 江苏省战新基金集群高效“吸金”
7月1日,证券时报记者从江苏省发改委获悉,江苏省战略性新兴基金集群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推介会于近日收官,截至6月30日,江苏省战新基金集群收到正式申报产业子基金超过70只,有规模180亿元的产业子基金已完成遴选决策流程,"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产业子基金"三层架构高效落地。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刚刚落幕的这场推介会,选在国内创投高地深圳举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汇聚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前沿的投资理念和丰富的创新资源。(证券时报网)
五、王牌悟语
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新的一天,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