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去30年,什么商品保值增值最快,大家一致意见,非房子莫属!
拿数据说话从98年到2021年,全国平均房价从2000块一直涨到1.6万,足足涨了超五倍,单看北上深这样的大城市,涨幅更是惊人。
网上有个段子,讲的是一个老外在北京开了个酒店,十年亏了将近上百万,创业失败让他心灰意冷,走之前他家房子卖了,没想到赚了大几百万,
所以如果你在本世纪初手上有点钱,不管是在哪里买房,北上广深随便1套房,估计到现在都可以让你变得身价千万。
但如果你是在2021年最狂热顶峰买的,那就只能用一个“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就拿深圳来说吧,2021年房价涨到了最高峰,平均单价甚至高达七八万每平米,结果才两三年时间,如今均价已经降到五六万,甚至有的只有4万左右,百平米的房子,啥都没干,两年时间就亏了200多万。
当然,这几年,为了避免房价剧烈波动,上面频频出台各种救市措施,从一开始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到连续下调房贷利率,再到如今,首付降到15%。能用得着基本上都用得上了,如今的价格,大城市还算稳定,小城市还一直保持着阴跌。
面对当前扑朔迷离的市场走势,很多人开始疑惑,未来五年,房子究竟是白菜价还是黄金价?
对此,有的观点是这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线城市核心区的房子将是黄金价,像那些产业单一人口外流严重的三四线,估计未来会越来越“白菜价”。
还有的人觉得一线的泡沫也很大,再加上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未来一线的价格可能会比二三线线跌幅还要深。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当初的王健林和李嘉诚两位大佬,其实早就给出了的答案,
当年大家还在疯狂跟风买房的时候,王健林就曾表示:全世界没有哪个地方的房地产,能够一直保持繁荣超过50年。一般情况下,20多年就已经到了饱和阶段了。
说白了,再好的市场经过繁荣之后,都会迎来下坡路,未来的房子也会逐步回归居住属性。
不仅仅是老王,当年,李嘉诚也同样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近几年不管是内地房价还是香港房价都居高不下,但未来5年房价就会面临大洗牌,炒房客们需要谨慎了。
之后,李嘉诚就开始将旗下的商品房折扣出售,可见老李也不看好这个市场,并且早早的将手中的资产悉数变现。
通过这两位大佬的说法以及后来的持续抛货,足以说明大佬的做法也比较统一:未来5年的房价不可能是黄金价,而大概率是“白菜价”。
但话又说回来,大佬的观点自有其道理,但考虑到未来政策支持和人口流入等因素影响,未来国内的房子市场还是会比较分化的,
毕竟,这个是个场,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这个逻辑是始终不变的,正如经济学家马光远说的20%逻辑,未来只有20%的地区房价还有上升趋势,像这样的机会,多半会在人口持续流入产业,经济较强的一线及强省会城市,而那些人口流出库存严重过剩的低能级城市,将来或面临较为漫长的去化之路。
所以总的来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周期已过,以后不必要担心房价暴涨,这个市场的供需已经发生逆转,而且一线城市的房价依旧存在较大的泡沫,所以未来逐步回归居住属性,与当地居民收入挂钩将是大势所趋。
你怎么看?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