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大厦不让建了?这是为啥?
回顾过去20年,全球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全球超高层建筑里,中国就占据一半。
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呼,果然不是乱吹的!根据某国际机构的统计数据,我国超过300米的高层建筑,全国共有400多座,占全球总数量的三分之一多。
另外,2020年,全球有106座200米以上的高楼竣工,中国占据了其中的56座,超过全球总数的半壁江山。
国人对高楼建造的热情持续高涨,直到去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政府严格限制250米以上的建筑,明令禁止修建5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疯狂的摩天大楼梦才终于戛然而止,原本规划的超高层建筑也不得不主动降高。
另外,除了对大城市限制建超高层建筑,对小城市也做出了相应规定,要求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最高不超过18层,建设密度也有所要求。
为啥不给建摩天大楼了?
因为城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反而更让人发愁:
这些"水泥森林"住着真没想象中那么美!以后三个问题愈发令人担忧:
1、高楼大厦终将变老:刚修建的高楼大厦美是美,但是二三十年之后,电梯水管全老化,维修费贵上天,居住品质差到底,拆迁更是大难题;
2、危险系数加倍:动辄三五百米的高楼,平时可能还没什么问题,一旦发生火灾那就是大事故,楼层低的还可以跳窗逃生,但消防云梯只能到100米出头,楼层太高的话,就只能听天由命,
运气好的能活下来,运气不好就直接拿到“天堂券”,从此告别牛马生活。
3、生活成本飙升:设备设施一旦老化,未来居住高楼的成本只会越来越贵,光是电梯维护费就能吃掉一大笔物业费;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有钱人都很聪明,买房都盯上了多楼层洋房,或者预算差点的就选择老小区!原因也很简单:
①楼层不高,突发情况逃生更容易;
②设备设施更少,公摊面积小,居住成本便宜;
③未来拆迁更容易
只是,现在很多多楼层住宅都有一个硬伤——没电梯!住的高一点,每天爬6楼,年轻人白天上班累成狗,晚上爬楼家都不想回,老年人就更加,上楼就下不来,直接"与世隔绝"。怎么办?
最近已经出台硬核新规,以后买多楼层住宅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了!
住房新标准落地
①27层以上住宅或退出历史舞台
住建部《住宅项目规范》落地,新规将 “住宅建筑高度控制最大值”汇总入强制性项目规范,针对不同层数的住宅高度都有明确的上限。最高的Ⅱ类住宅限高80米(26层)。
意味着27层以上的住宅将因突破限高而难以获批。这一变化或倒逼开发商转向中小高层开发模式。
②房子只要建4楼就得配电梯
《住宅项目规范》还明确: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
意味着,以后再也不会出现8层楼没电梯的奇葩设计了。
2类人要赚钱了
第一类,多层住宅的高楼业主
以前买的步梯高楼,没有电梯出行,房子贬值快,买的人还少。
新标准以后,多层高楼:公摊小+电梯出行便利+居住成本便宜,再加上这种房子响应政策,拆改机会更大,预示着以后的保值升值潜力更大。
难怪市场越来越抢手!
第二类,电梯供应商及从业人员
都知道现在赚钱难,几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然而,随着新规落地以后,4楼就必须要装电梯,按一个小区30栋计算,光电梯的安装费就得1500万起步。
而且电梯一旦安装,维保设备,设施更换等等,这些都将给电梯供应商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电梯企业利润增长,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业人员的收入及工作稳定性预期更强了。
写在最后
自从新规落地以后,家庭预算有限买家都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城市核心区的多层楼老房子,而预算充足的改善型群体,都在等待着新一批“好房子”入市,尤其是未来的电梯洋房高楼层,因为优势多,将更受到有钱人的青睐。
毕竟,这种房子不仅居住更舒适,市场更稀缺,危机保值增值潜力也是看得到的。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