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利亚德董事长李军:造就30个亿万富翁之后,“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 走进上市公司·高见2025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25-07-02 19:30:34

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行的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中,一款身高还不足1.2米、像个小朋友一样的机器人“小顽童”赚足了眼球,最终以第二名冲线,获得亚军。

这个来自松延动力的“N2”机器人,据称是“首个连续空翻人形机器人”,可以在闹市区、夜晚的马路等多个场景下空翻。

鲜为人知的是,其流畅的机械步伐,来自一家上市公司在步态数据与服务支持上的精准托举,它就是利亚德(SZ300296)。

日前,在北京利亚德总部,创始人、董事长李军与副总编辑卢嵘深度对话,讲述利亚德的AI(人工智能)战略。今年,创立于1995年的利亚德迎来“三十而立”,在连续七年稳坐LED(发光二极管)显示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之后,如何引领下一个技术周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与命题。

以前是别人“卡”我们脖子,现在是我们“卡”别人脖子

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LED显示屏生产和消费国,中国LED显示屏已占据全球85%市场份额。

“这是我们和行业同仁二三十年一起打拼的结果。”李军开玩笑说:“以前是别人‘卡’我们脖子,现在是我们‘卡’别人脖子。”

李军所说“卡脖子”的技术,就是Micro LED。这种可让LED像素点最小间距达到0.4mm以下的显示技术,凭借高对比度、高亮度、高集成等绝对优势,可推进LED进入消费类电子、车载、可穿戴设备等应用场景,成为行业公认的“终极显示技术”。当前,超半数的显示屏厂商均在布局Micro LED。

作为LED显示产业的龙头企业,利亚德是国内重大活动中的“常客”。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巨大画卷,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冰立方”,利亚德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之企”。从国庆50周年、60周年、70周年庆典,到2014年APEC会议、2019年武汉军运会、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利亚德提供全方位的视效保障服务。

不过这两年,由于市场整体需求不振,竞争持续白热化,而微间距进程并未明显提速,销额增长低于销量增长,国内市场呈现增量不增收之势。

LED显示还是一个好的赛道吗?李军表示,LED显示依旧属于朝阳产业,虽然增速放缓,但还没到市场上限。

研究显示,正常情况下,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中有80%以上来自视觉。显示技术的不断革新,本质上是不断追求将自然环境中的视觉信息更清晰、逼真地呈现给人眼的过程。

“这个行业不断通过一些革新,取代原来传统的产品。”李军介绍,LED正运用于越来越多的场景,如高清电视、LED影院、会议一体机、XR虚拟拍摄等,甚至还出现了“全息玩具”。

他举例说,现在连建筑外观材料都开始用LED显示,让墙面看上去的效果和大理石一样,但又可以发光,显示图像和视频。

据DISCIEN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LED显示终端市场规模达663亿元,同比增长6.4%。这是一个不断扩容的市场。

数据显示,当前利亚德的营业收入依旧以智能显示为主,2024年占比达到86%。

营收结构变化迎挑战,海外布局的过程是“练内功”

随着LED显示行业的高速发展,利亚德营业总收入在2019年达到历史高点——超过90亿元。

然而,在接下来的5年(2020年至2024年),利亚德却始终没有突破这一规模上限,甚至出现回落。2025年一季报显示,利亚德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16.64亿元,同比下降7.59%。

既然LED显示是朝阳产业,为什么公司营收未能持续增长?李军介绍,这主要是公司的营收结构出现变化,特别是文旅夜游业务的营收在2020年以后大幅下降。

财报显示,利亚德2020年的夜游经济业务营收降至8.06亿元,同比下降40%,营收占比更是滑落至12%。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营收结构的变化,需要市场结构的变化来弥补。

据悉,利亚德当前的营销及服务网络已遍布全球五大洲,涉及近百个国家或地区。与此同时,公司智能显示业务的海外营收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亚非拉地区),2024年达到27.88亿元,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李军把这个过程看作是练内功的过程:“虽然这几年我们很艰难,资本市场表现也不是很理想。但实际上,公司的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海外比重上来了。”

利亚德的出海布局相对较早,2016年就在欧洲建立了工厂,目前有1000多名海外员工。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李军认为自己“还是有点国际眼光的”,并且把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也“完全没问题”。

正是在欧洲的提前布局,让利亚德在中美贸易战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很多出售给美国的产品都是由斯洛伐克的工厂生产。

机器人跟人的最大区别在哪里?不在大脑,而在动作

和海外布局一样早的,是AI应用领域。

2016年,利亚德就收购了美国科技企业NATURAL POINT。“这家公司擅长做动作捕捉,为很多好莱坞的大片做动捕,毛利超过70%。”李军介绍,“利亚德很早就意识到,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临了。”

2024年8月,凭借精美的画面制作以及操作手感,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火爆出圈。游戏中行云流水般的武术动作,利亚德的动作捕捉技术功不可没。

另外,电影《封神》三部曲的表演捕捉,《风起洛阳》《唐朝诡事录·西行》《国宝迷踪》等VR大空间文旅体验项目落地的技术支持,背后都有利亚德集团旗下虚拟动点公司的助力。

在光学动作捕捉技术的基础上,利亚德通过自研和合作的方式,增加了Lydia动作大模型、LydCap无标记点动作捕捉、“光学+无标记”融合等多种前沿技术能力。

机器人跟人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在李军看来,不在大脑,而在动作。“因为现在人工智能发展很快,语言、语音也很容易模仿、学习,而动作则不同。”

动作捕捉的训练,是利亚德的优势。“利亚德不做通用大模型,而是做专业模型,特别是动作模型。在动作领域,用我们的技术进行训练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事实上,纵观整个LED产业,诸多上市公司也纷纷将目光投向AI领域。比如,洲明科技(SZ300232)最新年报明确提出,今年将以“LED+AI”为核心战略,围绕国产化、智能化、安全化三大方向开展技术攻关;艾比森(SZ300389)则致力于将AI技术深度融入LED显示产品,同时构建AI智能体平台,并整合向量化知识库。

不过,在利亚德的营收结构中,人工智能领域比重并不算高。“目前一年只有3亿至4亿元,但其产生的利润超过一亿元。”李军说,“在别的AI玩家亏钱的时候,我们已经赚钱了”。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赋能显示,赋能文旅,正在成为一个大趋势。欣慰的是,利亚德真正抓住了这个机遇。

30年造就30个亿万富翁,企业文化决定激励机制

2024年,因在年报中写诗,李军一度出圈。2025年,李军也一如既往地在利亚德2024年年报写了一首诗:“去岁风急浪涛天,内卷外拚莫等闲。静修内功待彩虹,顺势腾飞在来年。”

“‘静修内功’指利亚德‘第二增长曲线’的动力源泉。”李军表示:“这其实就是源于我们在显示、AI应用等领域的持续投入,这就是在‘修炼内功’。”

数据显示,利亚德研发人员数量在2024年出现增长,较2023年增加35名,数量占比由17.21%增长到20.36%。

回顾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李军认为,企业文化最重要,企业的发展要靠人、靠团队,而“分享,实现员工共同富裕”则是利亚德最重要的企业文化。正如利亚德的公司名,品德第一,利益第二,即“利益亚于品德”。

“文化决定了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决定了企业的凝聚力。坚持做好激励机制,企业才能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挥作用。”在李军看来,激励机制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财散人聚”。

据悉,企业初创时期的原始投资全部由李军出资,如今他剩21.2%的公司股权。

2018年4月,利亚德市值一度超过400亿元,凭借母公司全员持股计划,利亚德创造了15~30名亿万富翁、50~100名千万富翁以及1000名百万富翁⋯⋯

自2020年起,利亚德已连续5年发布ESG及可持续发展报告。“积极践行ESG理念,将其融入到公司生产、运营及发展目标等各个环节当中,我们认为ESG重在起而行之。”李军表示。

据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联合发布的ESG行动派数据平台,利亚德最新评级为A,超越89.96%的同行企业。此外,利亚德还获得众多机构ESG评级,如Wind ESG评级为A,华证指数评级为A,国证ESG评级AA等。这样的ESG表现,也助力利亚德作为LED显示行业唯一代表,成功入选“中证A500指数”样本股。

对于利亚德的未来和自己的目标,今年61岁的李军表示,希望利亚德成为一个百年老店,成为一个让员工从生存、发展到享受生活的平台。

“正如利亚德在20世纪90年代抓住火车站、长途车站里指示灯牌更新的机遇一样,当下的利亚德也要抓住时代的机遇,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机遇。这或许就是未来30年发展的关键。”李军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