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上半年北京二手住宅成交近9万套,创近3年高位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新京报 时间:2025-07-02 23:00:24

2025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场呈现“先扬后抑”走势。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1-6月全市二手住宅累计网签88574套,其中6月单月成交15139套,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1%。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市场挂牌量已突破16万套,供需关系进一步趋紧。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小阳春”后市场自然回落,但上半年交易总量仍处于近三年高位。随着挂牌房源持续增加叠加暑期传统淡季影响,买卖双方的深度博弈态势或将延续。若无新政策刺激,7月市场大概率维持“买方市场”特征。

6月二手住宅网签15139套

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统计,2025年6月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5139套,环比增长6.0%,同比增长1.0%。

对此,北京链家研究院分析师冷会认为,网签量增长反映出5、6月份市场热度的回升态势,目前网签量月度走势稳中有升,高于今年以来的月度均值。“6月份价格走势总体平稳。从成交结构上看,东西城和外围城区成交占比均较上月有所回升,而朝阳、丰台、石景山等城区成交占比相应下降,结构性因素对冲抵消,影响不明显。”

而从上半年来看,据中原地产研究院根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统计,北京2025年上半年合计二手住宅网签88574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在一季度高位成交影响下,上半年整体二手房成交量明显高于2024年同期。2025年楼市和往年一样,经历了3月“小阳春”后,楼市逐渐热度降低,整体成交量在3月、4月高位后,5月、6月出现了正常的下降。虽然连续回调,但上半年成交量仍处于近三年高位。

需要注意的是,二手房市场的挂牌房源数量相比春节前有所增加,当下整体二手房挂牌再次超16万套。

数据中原地产根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整理。

买卖双方深度博弈

自3-4月“小阳春”成交量“爆发”后,当下二手房市场再次出现博弈。

21世纪不动产通州商务区店店东沈金国介绍,6月份的咨询量与带看量在低位波动。通州商务区商圈内部分房源挂牌超3个月且看房者寥寥无几,尤其房龄老、面积大的两居室。比如约100平方米两居室从420万元降至370万元仍然难成交。但是局部热点仍然存在,比如运河商务区,因配套升级和产业导入,咨询量及带看量相对稳定。

“目前,买卖双方博弈白热化,市场总体下行加剧买方捡漏心态,由于买方议价预期加大,造成成交周期长、约谈难成交的局面。”沈金国说,比如6月份成交的一个客户,早在2月份就开始看房,预算不超200万元,前前后后看上了7套房,每套心理预期20万元以上议价空间,最终遇到着急卖房的业主,才得以成交。

“从卖方来看,分化也很明显,部分急售业主降价空间大,6月份成交的一套房源,挂牌价539万,最终470万成交,降幅为13%,这是典型急售业主被迫让步的例子。但是,相比之下,优质板块业主心态坚挺,降价意愿低。”沈金国说。

21世纪不动产首开幸福广场店店东姚学松也表示,目前,买房者大部分是持有观望心态,出手买房的仍是刚需和换房改善客户群体,并且大多有捡漏和砍价的想法。除了急用钱和换房的情况外,很多业主也选择了观望。

承受新房分流、区域分化双重挤压

从目前来看,高得房率的“好房子”对二手房的影响逐渐明显,且市场区域分化更加突出。

对此,张大伟认为,区域分化现象在二季度北京二手房市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核心城区海淀、西城,凭借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房价韧性较强。比如德胜板块等核心地段,因优质教育资源的加持,尽管部分房源楼龄超过30年,但小户型仍备受刚需家庭青睐,成交活跃,价格也较为坚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山、通州等近郊区域挂牌价下跌明显,对整体均价形成下拉之势。这些区域在交通、商业、教育配套上的成熟度不及核心城区,购房者的购买意愿相对较低。“区域分化的加剧,进一步影响了北京二手房市场的整体走势,使得楼市降温呈现不均衡的特点。”张大伟说。

在沈金国看来,通州新地块集中供应,分流了二手房客源,尤其是“好房子”、设计创新的三居室等,以低首付、高功能设计等因素吸引客户,导致同地段老旧二手房竞争力骤降。区域内部冷热不均,核心区韧性较强,比如商务区依托产业人口流入,支撑房价抗跌性;非核心区压力大,老城区因配套滞后、房龄老旧,成为降价主力。

对于7月份的二手市场,沈金国认为,受高温淡季、政策真空期影响,当下购房观望情绪加重,预计价格整体稳中微降,区域价差扩大,核心板块受产业导入和配套升级支撑抗跌性强。非核心板块配套滞后且供应过剩,7月份或进一步下探。

在姚学松看来,如果市场没有新刺激政策的出台,随着暑期长假来临,市场应该还会是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张大伟表示,随着“小阳春”的过去,市场期待更多的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当前北京二手房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果政策保持现有力度,市场或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降温态势。

贝壳财经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付春愔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