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择一个相对严谨的说法:不能排除上海楼市还有上涨的可能性,但像2022年前那种翻倍大涨与(不论地区与产品类型的)普涨,概率应该很小了。首先,从土拍市场的供应结构来看,市中心不愁卖而不断加大“面粉”供应,郊区少有成交所以收缩供应→底价成交居多→按需推地,所以高价房供应增加,而郊区刚需以去库存为已任。
其次,从住宅去化的分化来看,前强势的上海豪宅市场还能“日光”多久是个未知数,更要结合限购政策的护佑来保障客户输送;郊区供大于求的结局不仅成立而且被确认,房地产长期看人口,目前了“少子化”与就业萎缩导致来沪定居的基数也在减少。第三,豪宅是相对刚需的强势,但豪宅在二手房市场同样是以价换量态势不改,所以豪宅新房交付之后就变成二手房,就要与各种买入时间买入成本的产品去“竞卖”,除非自住,否则难保不破发。
第四,新房的涨价是人为的,只有二手房市场才是纯市场化的,今天买房最重要的心理建设是以卖房眼光来买房,心里预设下家的诉求与痛点。第五,随着“好房子”标准全面落地,新旧两个机制下的房产将从产品价值的全面迭代,转向市场价格的全面脱钩,在未来市场上,“旧房子”只有低价才能赢得踩踏,人心统一不了,所以足够天量的二手房市场,会拖住房价整体上涨的脚步。
综上,有人说目前上海楼市是逼空,但筹码不是无限无成本的,一俟购买力输送不足就会自然而然地被马后炮定性为诱多,所以购房者会以自住为首要目的来进入市场,人口的掣肘作用会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