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如何反驳“证明不了外星人不存在,外星人就存在”这个逻辑?
咱们暂且不聊外星人,先来做一个关于“茶壶”的思想实验。想象一下,我非常严肃地告诉你:“在地球和火星之间,有一个陶瓷茶壶,正沿着一个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
你听完多半会问我:“这个茶壶在哪里?”这时候,我两手一摊,回答你:“这个茶壶小得任何望远镜都观测不到,我们根本就看不见,不过虽然看不见,但你也不能证明它不存在啊,既然你证明不了它不存在,那我说的那个茶壶就是存在的。”
现在,你是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人简直是在无理取闹?实际上,这个“茶壶论证”,其实是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上个世纪提出的。他用这个看似荒诞的比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你不能证明其无,则其为有”这种逻辑的荒谬之处。
这个逻辑谬误,被称为“诉诸无知(Argument from Ignorance)”,其的核心思想就是:把“我们不知道某件事是假的”作为“证明它是真的”的依据。
你看,不能证明茶壶不存在,这说明了什么?其实只说明了一件事:我们目前的观测能力有限,“不能证明”那里是不是真的有个茶壶,可是这丝毫没有提供任何关于“茶壶存在”的正面证据,把这种“不能证明”,偷换概念,变成了“它存在”的证据,这就是逻辑谬误。
现在,让我们回到外星人的问题上。当一个人说“外星人存在”时,他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正向断言”,也就是一个“有”的论断,而在科学探索的世界里,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谁提出了一个观点,谁就有责任拿出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个“举证的担子”,应该由提出主张的人来扛,而不是让反方去扛那个“证明其不存在”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担子。
为什么“证明不存在”这么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还是用外星人来举例。要证明外星人存在,理论上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就行了。
比如,我们接收到一段来自外太空的、明显是智慧生物创造的信号,或者在某个系外行星的大气里,发现了只有智慧文明才能产生的特定气体组合。
再或者,(虽然可能性极小)一艘外星飞船降落在地球上,让我们亲眼所见。只要有一个这样的实锤证据,我们就可以确定外星人的存在。
但反过来,你要如何证明全宇宙“不存在”外星人呢?从理论上来讲,你需要搜遍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在所有的时间维度里(因为他们可能在人类出现前就灭绝了)都没有发现任何外星人的迹象。
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我们连自己的太阳系都还没探索明白,更别提整个宇宙了。所以,“证明外星人不存在”,就好像让我们去“证明那个轨道上的茶壶不存在”一样,都是在要求我们完成一个不可能的证明。
因此可以说,“证明不了外星人不存在,所以外星人就存在”这个逻辑,其实就是典型的“诉诸无知”。而正如前文所言,“诉诸无知”其实就是一个逻辑谬误,既然是谬误,那这个逻辑就不成立。
一个简单的反驳方法就是,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让对方拿出“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那么,科学家是怎么看待外星人这个问题的呢?实际上,科学家给出的观点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实际上,为了寻找证据,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他们用巨大的射电望远镜,日夜不停地扫描天空,希望能捕捉到一丝不寻常的信号,也在分析遥远系外行星的光谱,寻找可能存在的“技术签名”——那些可以证明智慧文明存在的非自然现象。
这些行动都说明,科学界对寻找外星人抱有极大的热情,但是,这种热情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的。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之前,科学家们会非常诚实地告诉你:“我们不知道”,这并不不丢人,反而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态度。
总而言之,宇宙那么大,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但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之前,将“可能性”直接等同于“必然性”,并用一个错误的逻辑来为之辩护,这既不科学,也无助于我们真正地理解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