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无人机培训考证严重虚火,百万人才缺口只是幻象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评论员廖保平 时间:2025-07-07 12:49:45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低空经济浪潮下,无人机培训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热。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无人机培训机构已突破2500家,且以“每月新增一两百家的速度”疯狂扩张,各地考试中心报名人数呈井喷式增长。这场由政策红利、资本推动和就业焦虑共同催生的考证热潮,表面上看是响应国家低空经济战略的人才储备,实则暗藏巨大泡沫。

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传统驾校到IT培训机构,纷纷跨界进入这一领域,试图在低空经济风口下分一杯羹。广州某无人机培训学校校长甚至表示,计划在年底前将教员团队扩招10倍,这种非理性的扩张计划充分反映了行业的狂热心态。

各地CAAC(中国民航局)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中心报名人数屡创新高,部分考点单月报考人数超过2000人,同比上涨约50%。这股考证热潮中,学员构成复杂多元:既有寻求职业转型的教培、地产、运输行业从业者(占比达52%),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电力巡检员、影视从业者等群体。值得注意的是,真正因就业需求考证的学员仅占10%左右,其余大部分人主要是被低空经济风口吸引,抱着“多一本证书多一条路”的心态盲目跟风。

政策红利与概念炒作的推波助澜构成了首要驱动因素,自2024年起,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人机产业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备受关注。

资本逐利与投机心态共同造就了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低空经济被预测为“下一个十年的高薪风口”,据赛迪顾问测算,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8591.7亿元,乐观预计到2026年突破万亿元。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各类资本纷纷涌入无人机培训这一“入口级”赛道。

就业焦虑与证书迷信形成了需求侧的非理性推动,在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许多年轻人将无人机飞手视为职业转型的“救命稻草”。特别是对于教培、地产等遭遇行业寒冬的从业者而言,“CAAC执照成职场硬通货”的宣传极具诱惑力。

无人机培训市场的虚假繁荣显然难以持续,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是最直接的负面后果,培训机构大肆宣传的“无人机操控员岗位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这一数据,存在严重的误导性。

首先,这一缺口是长期预测值,而非当前实际需求,某头部eVTOL企业高管明确表示:“这个缺口是相当于未来而言的,这个时间点何时到来还说不好”。其次,所谓的“百万缺口”包含各类无人机相关岗位,而培训机构培养的主要是基础飞手,与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严重错配。

无人机飞行涉及空域安全和公共安全,各国都实施严格管制。中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要求持证飞行,正是出于安全考虑。然而,当前大量培训机构以应试为导向,忽视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能力培养,导致学员虽然持证却不具备安全作业能力。某电力公司反映,部分新入职的持证飞手在复杂环境下操作无人机时“手忙脚乱,极易引发事故”。这种“有证无能”现象实际上增加了行业安全隐患。

面对无人机培训市场的严重虚火,行业亟需回归理性发展的轨道,对于学员而言,不要以为拿证就有活干,需要明白CAAC执照仅是“持证上路”的起点而非终点,在高度依赖实操经验的领域,只有打磨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能,才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