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从上到各地,都开启了催买房,招数也是层出不穷。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依旧是犹豫不决,将口袋捂得紧紧的,不敢轻易进场。
不过最近有高人预测,今年下半场,国家不再只是“敲锣打鼓”,而是要动真格了,对准房地产的“病灶”精准开刀,一轮新变革要开始了。
这一期内容,我们就来看看,“催买房”无效后,国家动真格,7月起,房地产要有哪四大新变化?
第一个变化,从“救项目”到“保民生”
今年政策的核心主要是救急,相当于哪里有火就灭火,比如开发商缺钱了就降利率,房子卖不动了,取消限购…
然而,短期内效果明显,但长期似乎更有耐药性了。
到了今年下半年,政策彻底转向“保民生”模式,关键词不再是稳预期,而是提出:“要让老百姓敢买房、买得安心。”
并针对这一目标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比如,针对库存高的房企,试点回购商品房改成保障房,降低租金给到新市民。
这个招既快速去化,又解决了基层居住难问题,一举两得。
还有土地财收锐减,新增住宅用地审批大幅收紧,开发商想拿地就需要先把手上的闲置土地烂尾楼处理干净,
政策上还明确规定,“拿地满2年未开工,直接收回使用权”,逼得房企再也不敢“圈地躺平”。
最让大家称赞的,就是“保交付”政策升级。截止到今年,全国已经有2000多个烂尾楼被纳入到“白名单”,银行专项贷款直接对接,重新启动建设,确保业主不踩坑。
第二个变化:从“抢速度”到“拼质量”
以前开发商的模式是高周转,加速回款,三个月开工,六个月开盘,一年清盘。
然而,这种快餐式开发,同样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房子裂缝漏水,质量不过关…常常处理业主维权问题。
7月以后,“好房子”标准已经出炉,住建部明确新建房硬标准:层高最低不能低于3米,小区绿化率必须达到35%,隔音效果,保温效果都必须达标…开发商如果不达标,直接暂停预售资格!
因为好几个城市也开始现房销售,易县开发商卡有一张宣传册就能融资卖房,以后就必须要实打实开盘,看到房子才能卖房。
这种品质革命直接加速行业洗牌,强者愈强的时代加速来临。
第三个变化:旧改全面爆发
新房市场逐渐饱和之后,房地产市场的下一个金矿就出现了——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
7月开始,城市更新进入2.0时代,重点改造2000年以前建造的老小区,升级改造内容包括,扩建停车位,加装电梯,增加休闲区,道路托育中心,社区食堂等等打造“步行15分钟,解决生活所有需求”的超级社区。
以前那种拆迁重建赚钱模式变了,以后变成温和的旧改,对于开发商来说,未来十年不会做运营的开发商注定被淘汰。
第四变化:从“一刀切”到“差异化”
以前调控一刀切,不分地域,7月以后,不同城市不同片区,不同楼盘,迎来差异化政策。
比如一线核心区继续严防炒房;三四线库存高压城市,不仅降息降首付,还推出购房补贴。
另外,房产税试点扩围也将成为迟早的事,专家预期税率最高1.2%,炒房客阻力增加,市场逐步回归居住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