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贵州轮胎自主研发的46/90R57规格巨型工程子午胎正式量产。此外,2024年12月18日,第一条 53/80R63巨型全钢工程子午线轮胎也顺利下线。
至此,贵州轮胎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备57寸、63寸全钢巨胎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的生产厂家之一。
在全球巨胎市场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的背景下,贵州轮胎以"灯塔工厂"智能制造体系为支撑,构建起从设计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为工程轮胎领域注入中国智慧。
技术突破:重构巨胎性能维度
超大规格巨型轮胎一直以来都以技术难度超高令众多轮胎企业望而却步,国内大型矿山巨胎市场仍然拥有巨大的开发潜能。
贵州轮胎此款巨胎的落地,其核心竞争力,源于三大技术支柱:
1. 结构创新打造极限承载能力
贵州轮胎在57寸、63寸巨胎上的技术创新和设计优化,确实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和亮点。
其中,胎侧、子口与带束层结构经系统性加强,配合独创的花纹优化设计,显著提升抗冲击性与整体耐久性,直面矿山极端路况的严酷考验。
在矿山等复杂工况下,贵州轮胎的巨胎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轮胎的更换频率,降低用户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浪费。
2. 散热系统颠覆传统认知
针对巨胎作业中热量积聚的行业痛点,贵州轮胎独创的纵横沟交联散热结构实现了散热面积与内部气流速率的协同跃升,让热量无处遁形。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巨胎在重载、高速、长时运行下的高温老化痼疾。
而 “酷诺”(COOLROLLING)低生热技术是性能突破的基石。它并非单一技术,而是一个囊括了低生热胎面配方、全新带束层结构、花纹刚度匹配设计及低温平衡硫化工艺的系统工程。
其成果显著——轮胎TKPH值(吨公里每小时,衡量轮胎耐热与耐久性的关键指标)有效提升15%以上,有效降低运行温升,提高使用安全性,节油性能和综合使用寿命。
此外,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低生热配方设计、全新带束层结构、特有的花纹风槽散热设计与花纹块之间刚度匹配设计技术以及低温平衡硫化技术等多维度、全方位的技术融合,实现了轮胎在低生热、高里程、超耐磨、耐切割等方面的综合卓越性能表现,成为行业内的技术标杆产品,完美契合了当下工程巨胎的发展趋势。
灯塔工厂:智造体系托举巨胎品质
巨胎的诞生,离不开贵州轮胎“全球灯塔工厂”的强力支撑。这座代表全球工业4.0最高水平的制造基地,是其巨胎性能与可靠性的隐形守护者。
数字化之眼: 从密炼到硫化的全流程,传感器网络实时捕捉数以万计的数据点。通过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性维护,确保材料混炼均匀性、部件尺寸精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协同智脑: 高度集成的MES(制造执行系统)与智能物流系统无缝对接。原材料供应、半成品流转、成品仓储高效协同,确保如巨胎这般庞然大物的生产也能如精密钟表般运行,保障交付效率。
低温平衡硫化: 针对巨胎超厚胎体的硫化世界性难题,灯塔工厂应用先进控温技术与精准的硫化仿真模型,确保热量在巨型胎体内均匀扩散和交联,避免过硫或欠硫,这是实现“超耐磨”与“耐切割”性能的关键一步。
场景验证:矿山里的“真金白银”
巨胎的价值,最终在矿山与港口的钢铁洪流中淬炼,搭载贵州轮胎57寸、63寸巨胎的矿用自卸车承接住了考验:
耐久性飞跃: 在相同工况下,轮胎综合损耗率较以往同类产品明显降低,极大延长了更换周期。
耐热性显效: 在连续高温作业环境中,轮胎胎体温度监测数据稳定,未出现因过热导致的异常损坏,印证了“纵横沟交联”与“酷诺技术”的协同威力。
成本锐减: 轮胎寿命延长与更换次数减少,配合贵州轮胎完善的属地化服务网络,单台车年轮胎综合运维成本显著下降,为矿山客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市场的嗅觉最为敏锐。产品上市后,贵州轮胎与多个矿区已签订试用协议或意向订单,后续批量订单正在紧密洽谈中。这不仅是产品的认可,更是对其技术路线与制造实力的背书。
结语:中国巨胎重构全球竞争版图
贵州轮胎57寸、63寸巨胎的相继问世,是一场由“灯塔工厂”赋能、“酷诺技术”驱动的产业深层次变革。
贵州轮胎的实践证明,在高端制造领域,通过智能制造体系重构生产逻辑、以场景创新驱动技术迭代、用生态思维构建创新网络,是中国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有效路径。
这场巨胎革命,终将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写下生动注脚。当"中国轮胎"的标识出现在全球更多矿山和港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产品的成功,更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综合实力的跃升。在这条充满挑战的突围之路上,贵州轮胎用实力证明:中国制造,正在从"跟跑"走向"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