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科兴生物计划进行总额最高约75亿美元“清仓式分红”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佳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7-07 18:02:28
近日,已经停牌6年的、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的科兴生物(SVA.US)因计划巨额分红引发市场关注。

7月7日讯(记者 屠俊)近日,已经停牌6年的、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的科兴生物(SVA.US)因计划巨额分红引发市场关注。

按照科兴生物董事会于近日发布了一则关于支付特别股息的公告,其宣布将加速支付每股普通股55美元的特别现金股息、决定宣布每股19美元的第二次特别现金股息、计划宣布每股20美元至50美元的第三次特别现金股息。

也就是说,按照该公告,每股最高分配124美元,总分红额达74.48亿美元。截至2024年6月,科兴生物现金储备约103亿美元,而三次分红总额约占现金的73%,故被市场称为清仓式分红。

由于已经停牌6年,考虑到科兴生物停牌前的股价仅为6.47美元/股,股息率高达850%,此次分红似乎是对股民的迟来的安慰,不过事实上,此次罕见的巨额分红背后是延续数年的科兴生物控制权斗争。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特别明确,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的现金股息将早于特别股东大会(北京时间2025年7月9日上午8点)支付,这次股东大会将审议科兴生物董事会成员任免的相关议案。而科兴生物似乎试图用支付特别股息的方式,说服股东对相关议案投下反对票。科兴生物还在公告中喊话,股东投票关系到能否如期获得补偿性股息。

该公司1999年成立,2009年转板纳斯达克上市,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疫苗企业。创始人包括潘爱华和尹卫东,前者技术入股持股约24%,后者出资占股76%。该公司主要研发人用疫苗,在新冠疫情期间因开发克尔来福疫苗而声名大噪。

科兴生物的控制权斗争始于2015年,核心矛盾在创始人尹卫东与原未名医药董事长潘爱华之间爆发,双方因启动私有化回国上市方向上产生分歧演变为司法对决,而两方各自拉来资本站队。

其中,加入尹卫东阵营的包括赛富基金、康桥资本、维梧资本等;加入潘爱华阵营的包括受其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未名医药、中信并购基金和当时科兴生物的第一大股东1Globe Capital LLC(强新资本,以下简称1Globe)等。

2018年,潘爱华联合强新资本试图推翻尹卫东阵营的董事会,但尹卫东启动毒丸计划稀释对手股权,导致公司于2019年因治理失效被纳斯达克强制停牌。

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裁定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宣布毒丸计划无效,并更换4名董事为强新资本提名成员,现任董事会由强新资本和奥博资本主导。

根据科兴生物发布的一则新闻稿,6月24日,尚珹资本/Prime通过电子邮件向科兴、1Globe Capital LLC及奥博资本发出单方面传票文件,申请临时的紧急禁止令(申请)。维梧资本(Vivo Capital)也于6月26日申请加入尚珹资本/Prime所发起的禁止令动议。经香港高等法院于6月27日紧急聆讯,法庭拒绝授予其在传票所申请的任何救济措施。

此判决也为分红扫清障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