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机器人概念板块大爆发,年内已诞生29只翻倍股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览富财经网 时间:2025-07-09 18:29:01

7月9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指3500点得而复失。截至收盘,沪指跌0.13%,收报3493.05点;深证成指跌0.06%,收报10581.80点;创业板指涨0.16%,收报2184.67点。

从行业板块看,机器人概念表现活跃,上纬新材、豪森智能、大丰实业、朗迪集团等多股涨停,晶品特装、华锐精密、东山精密、阿莱德等涨超6%。



智元机器人拟控股上纬新材

这是由一则公告引发的行业“地震”。

7月8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稚晖君等。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次交易如成功落地,有望成为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收购案例,也是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

也有观点质疑,该交易是否构成借壳上市?



“非借壳上市,只是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据智元机器人方面回应,本次行动仅为收购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所定义的借壳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智元恒岳为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器人”)及其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邓泰华出生于1977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是通信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现任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

据悉,智元机器人目前已构建了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机集成和制造能力,并自主训练具身基座大模型。目前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上纬新材主营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69亿元,同比增长10.65%;归母净利润为2255.06万元,同比增长22.26%。

上纬新材方面表示,“公司现有部分业务确实会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后续具体的业务协同方案将在整合一段时间后对外公布。”

公告显示,该次要约收购类型为主动要约,并非履行法定要约收购义务。该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上纬新材的上市地位为目的。若要约收购完成后上纬新材的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收购人作为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将协调其他股东共同提出解决股权分布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以维持上纬新材的上市地位。

今日开盘,上纬新材股价“一字”涨停。截至收盘,该股股价报9.34元/股,涨幅为20.05%,总市值达37.67亿元。

近千家上市公司竞速机器人赛道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收盘,A股机器人概念板块一共有968家上市公司。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今年以来,A股机器人概念板块已诞生29只翻倍股,其中,天和磁材、超研股份、胜宏科技、路桥信息、宏海科技、钧崴电子涨幅均超过200%。



从行业分布看,根据所属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机械设备有265家,占比27.4%;电子有134家,占比13.8%;计算机有107家,占比11.1%;电力设备有101家,占比10.4%。



从地域分布看,根据省份划分,广东有217家,占比22.4%;浙江有145家,占比15.0%;江苏有137家,占比14.2%。



今年以来,多家浙江上市公司纷纷看中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遇,抢滩布局。有些企业产品甚至已进入小批量送样阶段。

6月12日,股份发布公告称,其与伟创电气、科达利、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伟立成长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订《合资设立公司协议》,拟共同出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依智灵巧”)。

据悉,银轮股份此次拟投资依智灵巧是基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未来领域的发展前景,借助合作各方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公司可以形成丰富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生态链,提升综合竞争力。

6月16日,五洲新春披露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汽车智驾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此次募投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新昌县,总投资10.5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7亿元,项目建设期3年。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98万套行星滚柱丝杠、210万套微型滚珠丝杠、7万组通用机器人专用轴承、100万套汽车转向系统丝杠和400万套刹车驻车系统丝杠。

早在2017年,浙江就率先印发《浙江省“机器人+”行动计划》。2024年,浙江省印发《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力争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杭州、宁波等地也出台相应政策,为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