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傅斯特
今年适逢荔枝大年,很多人都实现了荔枝自由。广东作为荔枝界的扛把子,更是凭实“荔”出圈。
岭南荔枝的鲜甜,不仅在国人的舌尖。今年有大量优质荔枝成功出海,世界都感受到了来自广东的甜蜜滋味。荔枝也因此成为广东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但细品起来,却透着一点不寻常。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迅速崛起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是中国工业第一大省。按照常理,以广东经济与工业的绝对实力,不至于在荔枝上花这么多功夫。
一颗小小的荔枝,究竟藏着广东怎样的考量?不寻常的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今年6月20日,“文化赋能,百业助荔”,“服务‘百千万’ 助‘荔’公益行动”系列活动首站在广州举行,来自政企学研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商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赋能广东“百千万工程”。
“百千万工程”不仅频繁出现于广东荔枝的相关报道中,它本身就是广东协调区域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18年9月26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将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中的“激励与行动奖”颁给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表彰浙江自2003年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2022年,广东提出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瞄准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从空间分布上看,浙江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县域经济发达,农村基础好。而广东,尽管大湾区聚集了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座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但粤东西北的广大农村相对落后,在省内形成了较大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
粤东西北的山区地形给乡村振兴一度造成挑战
图源:广东地图院
为此,广东提出“要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即建立“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育产地经销商“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供应商走进销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荔枝就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荔枝是广东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广东荔枝的栽培面积、产量与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180万人,在全省农业经济中举足轻重。
今年是荔枝大年,丰收也有丰收的烦恼。随着大量荔枝流入市场,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下跌。
消费者吃到便宜荔枝固然是好事,但果贱伤农,会影响果农的收入和种植的积极性。正是这个原因,今年广东将荔枝增收放到了与增长同样重要的位置,并多次强调。
如何创新数字技术,延伸多元消费场景,深入挖掘消费潜力?
广东多个行业纷纷亮出“助荔”新招:三七互娱打造游戏助力荔枝“出圈”,顺丰集团助农计划发布,广汽集团百城千店荔枝展销启动,茂名电视台贵妃荔枝冰激凌创意发布……
广东汽车、游戏、媒体等纷纷拿出资源、抢占先机、谋篇布局,齐心协力以跨界融合之势打破传统农产品“单打独斗”营销模式,彰显出广东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民丰收丰产的信心和决心。
在众多企业的齐心协力中,三七互娱是比较特殊的一家。
三七互娱总部设在广州,公司业务包含游戏和素质教育,同时在新质生产力、泛文娱及都市消费领域进行拓展,大力布局人工智能、XR、人机交互等前沿方向,打造多元生态圈。三七互娱秉承“给世界带来快乐”的使命,致力于成为一家卓越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娱企业。
可能大家的好奇会随之而来,一家文娱企业,如何让小小的荔枝,焕发出洪荒之力?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广东荔枝不仅是农产品,更是承载千年岭南文化的符号。
战国时期,岭南丘陵间已出现了荔枝种植的记录。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公元前116年出兵南越,主旨是将南越收归中央,附带也要尝一尝新鲜荔枝的滋味。13世纪,荔枝经阿拉伯商人传入东非,英语“lychee”正是源自粤语发音。
岁月的沉淀,时光的流转,让荔枝超越了水果的内涵,融入了在地文化:
在岭南端午节的祭祀习俗中,荔枝与粽子同为供品;
潮汕地区将荔枝干用于婚庆喜饼;
“荔枝红”设色技法,成为岭南画派独特的审美符号;
“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是粤剧的经典唱段;
眼下,通过数字化技术,荔枝正被赋予新的呈现方式与文化意蕴。
三七互娱以“游戏+”的数字化方式,激活“荔枝”文化生产力的数字势能,响应“百千万工程”荔枝专项行动。
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在新华社和新华网等媒体的支持下,三七互娱深挖荔枝文化内涵,将荔枝文化元素创新地融入《叫我大掌柜》《时光大爆炸》《时光杂货店》《寻道大千》等六款全球发行游戏当中,开发“游荔全球”荔枝联动版本。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游戏场景、互动玩法以及主题礼盒等内容形式品“赛博荔枝”,感受岭南荔枝的独特韵味,触摸荔枝背后的文化底蕴。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用《过华清宫》诉说着运输的艰辛,这也是热播剧《长安的荔枝》最扣人心弦的情节。
实际上,种荔枝同样不易。三七互娱将荔枝元素融入游戏,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通过玩法逻辑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让用户在娱乐中自然获得对广东荔枝的认知。
例如,在游戏中,通过新增农田作物“荔枝树”,让玩家在游戏互动中体验“广东荔枝”的种植流程。“游戏数字场景+农产品推广” 的跨界联动,用游戏化交互让用户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游戏作为“第九艺术”的复合媒介属性,同时承载了视觉、叙事、交互三重传播维度。未来学家简·麦戈尼格尔(Jane McGonigal)认为:“游戏化设计能激活人类与生俱来的意义建构本能。”《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也印证了,游戏通过“沉浸式交互+符号化叙事”的双重机制,使地域文化获得了更大范围,甚至全球理解的世界语言。
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于“用现代语言转译传统价值”。三七互娱在游戏中,推出了“贵妃吃荔枝”的剧情线,用户可以结合贵妃需求去解锁“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场景,同时通过趣味问答的形式,把荔枝相关的古诗词融入到游戏中,让千年诗词文化也成为游戏叙事的情感纽带。
此外,三七互娱拍摄制作的荔枝文化宣传片《一颗荔枝的自述》,也在各大视频平台及游戏推广渠道内同步上线。该片以一颗“来自广东的荔枝”为主角,用风趣幽默的粤语自述形式,并通过AI技术生动诠释广东荔枝文化。
游戏这一文化载体,让流转千年的荔枝,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当人们在虚拟农田中收获荔枝时,他们不仅延续岭南先民的农耕智慧,更通过成就系统里的诗词解锁、礼盒兑换里的助农直连,让传统文化在数字原住民手中完成了创造性转化。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广东荔枝,只是中国万千农村和农产品的一个缩影。
广东、贵州、云南、安徽等省市的县域拥有很多独属于本地、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除了广东的荔枝,还有清远的传统英德红茶、梅州丰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金姜糖”、贵州黔南的野生蜂蜜等,“一地一味”正是中国农产品的魅力。
但很多特色农产品知名度还未打响,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对这些传统农产品知之甚少。如何让这些产品走出区域、走向全国,还需要一位“摆渡人”。
除了“游戏+”,三七互娱利用其在文娱产业积累的文化创意优势,在产品开发、设计上帮助特色农产品变得好玩、出圈,从而打开销路。开辟了“数字内容+农产品+国际传播”的创新三角模型。
芜湖位于安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当地很多农户常种植荷花以增加收入,但他们不擅长与市场对接。采收莲子后,农户往往被动等人上门收购,采购时间不确定、采购价格也随行就市。
由于销售渠道单一,当地农户并没有办法决定莲子的销量和价格。一旦遇到市场需求不足或供给过剩,莲子就会滞销。
三七互娱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有很多荷花田,每到夏季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于是决定以“荷花”为主题设计制作一个文创礼盒。礼盒中有以荷花为创意点的香薰、有荷花造型的茗杯,也有滞销的莲子。
经过包装设计后的莲子变成了文创产品,可以更广泛触达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用户。
又如,2022年,三七互娱计划在一个文创礼盒中融入贵州苗绣。团队多次来到贵州施秉县马号镇黄古村,与苗绣传承人蒋秀菊面对面沟通,希望将流行元素与苗绣技艺充分磨合,创作出更符合当下审美的潮流文创工艺品。
当地绣花厂平时刺绣订单以传统花纹为主,民族特色浓厚。以往绣花厂接到外部订单时,并不擅长潮流图案的他们并不敢轻易接下订单。但在与三七互娱共同创作新绣样后,工厂的绣娘们已经能够熟练用苗绣技艺绣出潮流图案。
更重要的是,这一项目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贵州施秉当地的很多妇女有的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有的因年迈已经很难得到工作机会,但绣花厂如今增加了就业岗位,让她们不必背井离乡就能利用自身专长增加家庭收入。
从特色农产品、非遗产品的再创作再开发,到链接产业上下游,再到推广宣传拓宽销售渠道,三七互娱已经深度参与到乡村产业帮扶的全链条中。
当数字化的浪潮与千年农耕文明相遇,乡村振兴的故事便有了全新的书写方式。三七互娱通过创新实践,不仅让岭南荔枝焕发新生,更开创了“数字赋能实体、文化激活产业”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三七互娱构建的“数字乡村生态共同体”,不仅打通了“游戏-文旅-消费”的全场景联动,更让农产品成为连接城乡、贯通古今的文化桥梁。这种创新实践,既是对“百千万工程”的生动诠释,也是对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最佳注解。
于是,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当Z世代在云端收获荔枝,当苗绣技艺焕发新生,当滞销莲子变身文创爆款,乡村振兴已不仅是产业的振兴,更是文化的传承。
这或许就是数字时代赋予我们的最大启示:用科技延续文明,让传统拥抱未来。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智谷趋势为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宏观经济、商业逻辑、企业兴衰、产业转型……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