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曾被现场检查并遭监管警示,奥德装备重启上市路或意在北交所!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叩叩财讯 时间:2025-07-10 02:07:07



导读:“如何继续保持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并在此前提下,前次IPO遭到证监会现场检查时所暴露的信息披露和内控问题是否得到有效的整改,都将成为奥德装备未来北交所上市之路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一位来自于沪上某大型券商的资深保荐代表人告诉叩叩财经,“奥德装备即使一切顺利,其也至少要等到2026年下半年之后才可能进入到北交所上市申报的环节,这期间是否会遇变数,目前也难下定论。”

本文由叩叩财经(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方知跃@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在广东图特精密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图特股份”)最新的上市申请被北交所受理后,又一家和其曾有着相似的曲折资本化经历的企业,也在日前重启了自己的A股闯关之路。

2025年7月8日,苏州奥德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德高端”)顺利完成了申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股转中心”)公开转让并挂牌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若不出意外,其顺利登陆新三板转身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已指日可待。

显然,和大多数曾有过A股沪深IPO失败经历的企业一样,奥德高端最终的目标应并不是仅仅委身于新三板,以此为上市申报必要条件的北交所,才是其此行的心之所向。

自2018年就开始筹谋A股上市以来,奥德高端最初一直将创业板IPO视为其奋斗的方向。

在2023年6月30日,在国投证券的保荐下,奥德高端也曾向创业板递交了IPO申请材料并获得了深交所的受理——这也是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企业的首次上市之旅。

但这次创业板IPO的审核过程,奥德高端进行得并不顺利。

就在其创业板上市申请刚刚被深交所受理一个礼拜之后,2023年7月7日,在由证券业协会举行的2023年第三批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中,11家企业不幸“中选”将被证监会按照《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的要求,对其进行信息披露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现场检查。

奥德高端就是彼时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之一。

在这批同时被抽中现场检查的“难兄难弟”企业中,也包括较奥德高端早一步如今已进入到北交所申报受理环节的图特股份。

证监会的现场检查,对拟IPO企业的威慑力自不必多言。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上述同批次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陆陆续续出现了大量终止IPO审核的情况。

2024年初,奥德装备在完成证监会现场检查后,深交所开始启动对奥德装备IPO的首轮问询。

本以为奥德装备或已顺利通过了这道让诸多拟上市企业闻者色变的考核时。

2024年6月8日,奥德装备此次创业板IPO突然被深交所一纸终止审核的决定彻底叫停。

在奥德装备被创业板正式拒之门外之前,其该次IPO正因需补充最新一期财务资料而按规定处于中止审核的状态,直到其上市已然失败,奥德装备也未能完成深交所对其IPO下发的首轮问询的回复。

奥德装备创业板IPO以失败告终了,但其此次“带病”申报上市的“余波”却并未结束。

2024年9月13日晚间,深交所一口气公布了五份自律监管函,这一系列监管函皆指向了同一单IPO——奥德装备的创业板上市项目,宣布对奥德装备及相关机构和责任人士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在上述惩处文件落地后,外界纷纷将奥德装备前次创业板IPO失败的主因归结为其遭遇到现场检查的结果。

但彼时即有接近于奥德装备的中介人士向叩叩财经透露称,“现场检查出的有关违规情况,仅在一定程度上对奥德装备上市的形成了障碍,但最终导致奥德装备放弃IPO计划,与其业绩状况难以满足创业板新的上市要求有关。”(详见叩叩财经相关报道《现场检查揭奥德装备IPO“三宗罪”!图特精密也泪别创业板:2023年第三批首发企业信披抽查结果渐次出炉,百名保荐代表人年内遭惩!》)

据奥德装备此前申报创业板IPO披露的公开数据显示,在2020年至2022年的IPO报告期内,奥德装备分别录得营业收入3.225亿、4.67亿和4.96亿,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2649.84万、4931.62万和5559.92万。

申报创业板上市,奥德装备选取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 年修订)》中规定的第一套标准,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 万元”。

2024年4月30日,正在奥德装备前次IPO正思虑如何回复深交所的首轮问询之际,深交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此前刚刚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进一步强化创业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成长性要求,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进行了修订。

根据深交所修订后的上市规则规定,奥德装备选取的第一套标准被变更为了“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1 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 6000 万元”。

按照深交所修订并实施的最新上市规则,此次尚未通过深交所审核的奥德装备自然需沿用新的IPO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奥德装备在新的创业板上市规则出炉后,其连基本的申报上市要求都不符合。

斯时,正待更新2023年财务数据的奥德装备IPO,其实也还存有一线生机,如果其2023年的净利润能满足“不低于6000万元”的要求,那么其也可算再度满足创业板上市的基本条件。

奥德装备在终止前次IPO之前,并未公开披露其2023年的最终经营数据。

但据叩叩财经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在2023年中,奥德装备的扣非净利润最终仅落定在5404.54万元,不仅未能突破6000万以满足创业板上市的要求,相较于2022年同期,相关利润指标还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因业绩的羸弱,奥德装备不得不终止创业板IPO,这一点也在如今其申报新三板挂牌的审核问询中得到了印证。

2025年5月23日,奥德装备在前次创业板上市闯关铩羽近一年后,其重启资本部署,向股转中心递交了新三板挂牌的申请。在股转中心对其下发的审核问询函中,即明确要求其说明前次申报创业板IPO被终止审核的原因。

奥德装备在刚刚最新公布的相关回复函中承认,其2023年扣除非利润不满足创业板上市规则中要求的“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的要求”,“公司基于自身业绩考虑,经审慎研究,决定调整上市规划”。

从创业板“调整”至新三板并剑指北交所,奥德装备目前从业绩上固然是满足的,就北交所如今较重点关注的“创新性量化指标要求”,奥德装备达标起来似乎也毫不费力。

不过与图特股份如今顺利进入到北交所上市审核流程不同,奥德装备此次重启上市明显进展缓慢。

要知道,奥德装备可是比图特股份早三个月就确定终止了其前次IPO的推进。

“如何继续保持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并在此前提下,前次IPO遭到证监会现场检查时所暴露的信息披露和内控问题是否得到有效的整改,都将成为奥德装备未来北交所上市之路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一位来自于沪上某大型券商的资深保荐代表人告诉叩叩财经,“奥德装备即使一切顺利,其也至少要等到2026年下半年之后才可能进入到北交所上市申报的环节,这期间是否会遇变数,目前也难下定论。”

1)现场检查“三宗罪”的整改后续,原财务总监已离职!



据半年多前深交所对奥德装备下发的一系列处罚监管函显示,经过证监会的现场检查,奥德装备在前次创业板IPO申报中至少存在三大违规行为。

首先便是奥德装备在创业板IPO申报过程中,未完整披露报告期内与关联方及第三方进行的资金拆借。

奥德装备不仅未完整披露与关联方周某芬的资金拆借,在此IPO报告期内,其还存在未如实披露与其他非关联自然人拆入610 万元、拆出 53.15 万元的情形。

其次,证监会通过现场检查发现,奥德装备存在着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不规范的情形。

如在销售管理方面,证监会在检查中发现奥德装备的ERP 系统中销售出库单单据存在后补、部分出库单日期晚于发货日期以及制单人和复核人为同一人的情形。

奥德装备的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同样也不完善,存在长期借机(向客户或供应商借出存货)的情况但未制定借机管理制度;原材料存放不合规,无法准确区分仓库材料和生产线材料。

在研发管理方面,其内部控制制度也存漏洞,如其样机测试合格并批量化生产后,却仍有研发投入。

就公司治理方面,奥德装备还存在未按规定履行人事任免程序,非高级管理人员的人事任命大部分由董事长签发,经营层和董事会职能未分离等情形。

“部分会计处理不规范性,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这是证监会经过现场检查后对奥德装备前次创业板上市过程的违规行为认定的“第三宗罪”。

据深交所在上述对奥德装备下发的处罚监管函中称,证监会对奥德装备现场检查后发现,其曾存在较多会计处理不规范,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形:

一是未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并缴纳工会经费、未足额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导致利润总额披露不准确。

二是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不规范,存在将模具费用中无法区分是否与生产混同的费用直接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

三是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与披露的不一致,会计处理不规范。

对于上述种种违规行为,监管层认为奥德装备作为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未能保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而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周定山、总经理祝新生、财务总监俞莉茜未履行诚信勤勉义务,未能保证招股说明书等申报文件和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遂对奥德装备及周定山等三人皆采取了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时隔数月,奥德装备如今重启上市计划,其对于上述“三宗罪”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有效性又进行得如何了呢?

奥德装备承认,自己在2023年7月被抽中现场检查后,次月,河南证监局即组成检查小组对其及相关中介机构实施了现场检查。奥德装备称,自己在整个检查过程中都积极配合河南证监局的相关工作。

就此前创业板IPO申报过程中“未完整披露报告期内与关联方及第三方进行的资金拆借”的违规问题,奥德装备将原因主要归结为“资金拆借行为发生于创业板申报报告期前并已结清,且创业板申报报告期内未新增资金拆借行为”,以及“资金拆借行为金额较小”未达到资金流水重要性水平标准的认定。

奥德装备表示,在自2023年以来,奥德装备已不存在新增关联方资金拆借行为,针对此前未披露的非关联方资金拆借情况,除金额较小(低于5 万元)或拆借时间较短(短于 1 个月)外,奥德装备均与相关非关联方在参考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协商确定并计提了利息费用。

对于现场检查暴露出的“内部控制缺陷和公司治理不规范的问题,奥德装备称目前已进一步完善相关内控制度,如将出库单据录入及时性纳入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加强月末盘点确保存货期末数量准确,在ERP系统中设置制单人及复核人职务分离功能。

此外,在现场检查后,奥德装备就对《研发流程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明确规定在研发样机试制过程中,当设计发生重大变更时,需按公司研发项目设计审批流程开展相关审批程序。

出于谨慎性考虑,奥德装备已梳理了研发模具中可能用于后续批量生产的模具明细,调减研发费用并对应调增营业成本。同时,其从2023年起对研发模具加强管理, 对可能用于批量生产的模具一律不得计入研发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德装备前次IPO现场检查出多项“瑕疵”后,作为被监管层认定的主要责任人之一——奥德装备时任财务总监俞莉茜也在其前次IPO即将终止的前夕离职。

俞莉茜的离职,是否是其前次IPO现场检查而“引咎”所致,目前上不得而知。

公开信息显示,俞莉茜于2017年加盟奥德装备,于2021年出任公司财务总监一职。

除了身揽奥德装备财务大权,俞莉茜的丈夫还是奥德装备的供应商之一——杭州双利液压器材有限公司(下称“双利液压”)的实控人。

在2017年俞莉茜进入到奥德装备之前,其就在双利液压担任财务负责人超过十年之久。

2024年4月,俞莉茜从奥德装备离职后,又重新回到了双利液压中。

“经过现场检查后,奥德装备暴露的问题的确不足以致命,整改起来也并不复杂,如果其在后续的经营中,能继续秉持整改后的合规要求并严格实施,从某种意义上,其是较一般企业更容易获得监管层的认可的。”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认为。

在未来奥德装备上市的推动中,曾对其前次创业板IPO造成致命一击的业绩问题,依然还是其不可忽视的“变量”之一。

虽然北交所的上市门槛较沪深两市而言相对较低,且包容性更强,但在过去几年中,时常也有雄心勃勃的企业最终倒在了北交所上市的门前,其中,业绩的“异动”问题,是导致这些企业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奥德装备虽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但扣非净利润的指标上,却仍未回到2022年时的水平。

数据显示,2024年中,奥德装备扣非净利润约为6019.80万元,同比增长11.38%,但要知道,在2022年时,奥德装备的扣非净利润就已经高达7294.19万元。

2)最受伤的国投证券



奥德装备如今再次重启上市部署,最受伤的应非国投证券莫属。

作为奥德装备前次创业板IPO的保驾护航者,在奥德装备因现场检查出“瑕疵”被罚后,国投证券及相关保荐代表人也自然难逃追责。

彼时,监管层认为,国投证券作为奥德装备创业板IPO项目保荐人,曹柯、周鹏翔作为该项目保荐代表人,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未按照相关规则要求对奥德装备报告期内与关联方及第三方进行的资金拆借予以充分审慎核查,未充分关注奥德装备存在的内控缺陷、公司治理问题以及会计处理不规范等情形,执行的核查程序不到位,发表的核查意见不准确,也决定对其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和国投证券一道受罚的,还有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下称“金杜律所”)和对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中汇所”)。

金杜律所和中汇所分别为奥德装备前次创业板IPO提供法律支持和会计审计工作。

在此次奥德装备申报新三板挂牌工作中,奥德装备依然沿用了金杜律所和中汇所作为其中介执业机构,但却唯独“抛弃”了曾与之共患难的国投证券,转而选择了中信建投。

谈及之所以决定变更中介券商,奥德装备直言不讳地称,“变更原因主要系公司倾向于选择行业经验和项目经验更丰富的券商”。

显然,如果后续不出意外的话,中信建投也将成为奥德装备接下来包括北交所上市等一系列资本运作的保荐人。

随着奥德装备实质性重启上市计划,距离2023年第三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签正好届满两年,当年被同时抽中现场检查的这十一家“难兄难弟”们如今资本化的结果可谓迥异。

黄山谷捷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最为幸运,其IPO分别在2024年底和2025年初成功获得了证监会注册并已成功登陆A股市场。

包括奥德装备在内,在接受现场检查后,目前已有8家企业终止了其前次IPO,另外7家企业分别为图特股份、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春晖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河南规划”)、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鼎恒盛气体设备(芜湖)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这批前次IPO失利的企业,亦有不少已悄然重启了上市计划。

除了前述的奥德装备和已正式申报北交所上市并获得受理的图特股份外,河南规划也在2025年5月挂牌新三板。

目前依然还在坚持前次IPO审核推进的仅余下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丰倍生物”)一家。

不过虽然还在坚持着IPO的进程,但丰倍生物的上市前景却不容乐观。

这家由国泰海通保荐的拟沪市主板上市企业,早在2023年6月8日就已正式递交了IPO申请,同年7月5日,上交所即对其下发了问询函,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其仍停留在首轮审核问询阶段。

(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