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7月10日,2025贝壳财经年会如期开幕。在“建设‘开源’之都:智AI未来,生态共澎湃”主题论坛上,中国信通院(简称:信通院)副总工程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王爱华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建设实践与思考》的演讲,她认为,开源、闭源是路线之争,在技术创新、商业竞争、安全伦理等方面各有特点,但“在人工智能作为全球重要的公共产品、进入普惠这一阶段,开源大模型将起到更大作用。”她提出,开源正成为壮大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有效路径选择。
北京已具备构建“开源之都”的基础。现场资料显示,北京汇聚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开源商业初创企业,覆盖基础平台、大模型、机器人等关键领域;拥有全国最大的信息软件业,产业链条健全,为开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提供强大后劲;持续完善顶层设计,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开源项目,支持开源组织在京落地。
北京如何发展人工智能开源生态?王爱华建议,一是提前布局前沿方向,面向智能体、具身智能等方向加速技术攻关、生态打造;二是营造良好开源开放氛围,鼓励机构在AI领域践行开源文化;三是整合普惠算力资源,共同建立联合运营机制;四是加强现有AI开源社区的沟通协同,共同打造中立权威平台。
“AI开源社区已成为大模型走深向实的关键一环。”以鲸智社区为例,据王爱华介绍,该开源社区于2024年10月开始运营,由中国信通院牵头相关机构建设,持续汇聚开源模型和数据集资源,降低大模型研发应用门槛,促进技术选型和供需对接。
截至目前,鲸智社区共计超过2800个开源模型,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多模态等;汇聚超过380个数据集,包括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可供给超500P算力,包括英伟达、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等算力资源。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