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2025年7月9日,在海外召开的科兴生物特别股东大会上,赛富基金提出的两项关键提案获该公司股东投票通过:罢免公司现任全体董事,并选举由赛富基金提名的10位新董事进入董事会。
业内将此解读为“以创始人尹卫东为核心的阵营重新夺回了这家曾因新冠疫苗闻名全球的生物制药企业的控制权”。另外,在股东大会召开前两天,科兴生物宣布了一项总额最高达74.48亿美元的特别股息计划,被市场称为“清仓式分红”。该分红计划也获得了新董事的支持。
十年股东缠斗有新进展
目前,赛富基金提出的科兴生物新董事会具体成员包括:西蒙·安德森(Simon Anderson,原董事会董事)、付山(维梧资本,原董事会董事)、焦树阁(独立董事)、李嘉强(强新资本)、卢毓琳(独立董事,原董事会董事)、裘育敏(永恩资本)、王宇(独立董事)、肖瑞平(独立董事)、阎焱(赛富基金)、尹卫东(原董事会董事长)。
科兴生物的控制权之争在业内不是秘密。资料显示,2001年,技术专家尹卫东与北大教授潘爱华共同创立北京科兴。尹卫东以技术入股持股约24%,潘爱华出资占股76%。2009年,科兴生物成功转板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疫苗企业。2016年,潘爱华和尹卫东因经营理念分歧反目,正式展开科兴生物控制权争夺战。
2018年,控制权争夺白热化。潘爱华联合强新资本试图推翻尹卫东阵营(赛富基金等)的董事会,而尹卫东则启动“毒丸计划”,向对手阵营外的股东增发新股,强行稀释对手股权。这场内斗也导致该公司于2019年2月被纳斯达克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停牌,停牌时股价定格在6.47美元/股。
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作出关键裁决,认定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宣布“毒丸计划”无效,并更换4名董事为强新资本提名成员。现任董事会由强新资本和奥博资本主导,李嘉强担任董事长。
2025年7月9日,赛富基金提出的两项关键提案中的“罢免公司现任全体董事”罢免的正是以董事长李嘉强为首的董事会。资料显示,自2013年开始,李嘉强及其控制的强新资本等开始增持科兴控股股份,此后成为科兴控股实际的第一大股东。
股东大会后,赛富基金对外发表声明称,股东大会已投票通过了其提出的两项提案。
有接近科兴生物的知情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科兴生物股东大会披露的核心成员包括尹卫东、赛富基金阎焱、维梧资本付山等,尹卫东阵营的成员占据了新董事会大多数。若此次股东大会结果确认,尹卫东阵营将占据上风。
但是,据相关报道,被“罢免”的李嘉强表示,赛富基金所称的新董事会不合法。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夕,当地法院颁布临时禁令,禁止维梧资本及尚珹资本在9日的股东大会上行使投票权。在安地瓜法院这两日多项裁决的前提下,科兴控股没有也无法选举出新董事会。
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也公开表示,其通过上诉,已获得法院同意暂缓禁令,暂缓禁令就意味着确认其可作为有效股东出席股东大会。
巨额分红计划引争议
股东大会召开前48小时,科兴生物董事会突然公布三阶段特别股息方案:第一阶段以55美元/股(已支付,耗资44%现金储备)分红;第二阶段以19美元/股(待支付)分红;第三阶段以20至50美元/股(待定)分红,若全额实施,其将支出74.48亿美元(占103亿元现金储备的73%)。
有分析师向记者展示其测算模型,并表示:“这本质上是一场资本博弈。科兴生物第一阶段分红已消耗44%现金储备,若后续支付兑现,留给企业的转型资金仅剩1/4。该公司现有产品线年营收峰值难超15亿美元。”
也有知情人士表示,在科兴生物现有的103亿美元现金中,超过80%的收入来自新冠疫苗收益,将其返还股东,符合资本效率原则。新董事会计划保留20亿美元运营资金,足以支撑现有管线研发。
需要注意的是,科兴生物2023年已出现亏损,至今,其盈利状况未出现大幅扭转,而在研的百白破、狂犬病疫苗预计最早于2027年才能上市。
科兴生物此前大部分收入来自新冠疫苗。财报显示,2021年,科兴生物营收提升至193.7亿美元,同比增长3694%;净利润84.67亿美元,同比增长7572%,主要靠新冠疫苗业务收入拉动。目前,根据科兴生物官网,在售产品已没有新冠疫苗产品。
科兴生物表示,公司新当选的董事承诺,将支持并执行科兴生物已宣布的股息派发计划,同时与科兴生物管理层密切合作,通过推动公司普通股恢复交易来释放所有股东的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