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市值出头的上纬新材(688585.SH)控制权要易主了。
这次入主方大有来头,其实控人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
此消息一出,7月9日、7月10日,上纬新材斩获两个一字“20CM”涨停。5000股民(25Q1持股户数5142户)这回总算要熬出头来了,人均赚26.91万元。
01 智元系豪掷21亿元拟入主
7月8日晚,上纬新材披露,公司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智元恒岳、STRATEGIC萨摩亚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上纬投控共同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智元恒岳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上纬投控全资子公司SWANCOR萨摩亚所持有上市公司24.99%的股份。
同日,SWANCOR萨摩亚、金风投控与致远新创合伙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将其所持上市公司0.6%、4.4%的股份转让给后者。
上述股份转让价7.78元/股,总代价9.41亿元。
这里边金风投控是上市公司金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转让前持股5.4%,是上纬新材的第三大股东。
穿透背后,智元恒岳是一家由智元新创及其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智元云程和致远新创,实控人为邓泰华。
另一收购方致远新创合伙亦由邓泰华实际控制着,直接持股80%。
此次权益变动后,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伙合计将拥有上市公司29.99%的股份及该等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由SWANCOR萨摩亚变更为智元恒岳,邓泰华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此外,以本次股份转让股份为前提,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的方式进一步增持上市公司37%的股份,代价11.61亿元。
要约收购完成后,智元恒岳与致远新创合伙将合计持有上纬新材66.99%股份。
02 业绩修复但不出色
上纬新材于2020年9月登陆科创板,主营业务涵盖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等领域。
它的业务始于1992年,创始人在台湾创立公司初期即从事高性能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00年进入上海办厂继续深耕在高性能树脂产品领域的布局。
目前,公司在上海、天津、江苏、台湾南投以及马来西亚等地设有生产基地。
据其2024年财报,公司已成为全球环保耐蚀树脂的主要供应商,并在可回收树脂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咋听起来,还蛮厉害的。
那它的实际情况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呢?来扒一扒它的经营业绩就知道了。
2024年,营收14.94亿元、归母净利润8868.14万元、扣非净利润8034.99万元,同比+6.73%、+25.01%和+20.34%。
但这也只能说是修复性增长。
在这之前,它的营收已连降两年,由2021年20.73亿元一路走低至2023年14亿元,CAGR-17.82%。
利润端,也仅恢复到上市元年的6-7成上下。
你看啊,其2024年归母净利润仅为2020年的74.55%,扣非净利润为2020年的66.05%。
既然在自己手上不能做到出色,还不如让给有能力的入主方来做。
03 胜似登科创板
新的入主方,邓泰华生于1977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
履历显示,邓泰华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是通信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
2023年2月,邓泰华邀约还在华为的“天才少年”稚晖君(彭志辉)共同创业,创立了智元新创--也即被大家广为熟知的智元机器人。
据其官网,智元机器人已构建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多种商用场景。智元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产品售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记录。
此次邓泰华携智元恒岳与致远新创合伙入主上纬新材,是认同上市公司长期价值和A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服务能力,拟通过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及部分要约收购取得并巩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有分析指出,此番易主,虽然并未构成借壳上市,但智元机器人可借机上位一家科创板公司,可谓不是登上科创板,却胜似登上科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