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有机硅概念领涨,42只核心概念股集体“暴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览富财经网 时间:2025-07-10 18:31:05

7月1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站上3500点关口。截至收盘,沪指涨0.48%,收报3509.68点;深证成指涨0.47%,收报10631.13点;创业板指涨0.22%,收报2189.58点。

行业板块方面,有机硅概念领涨。截至收盘,宏柏新材、晨光新材涨停,硅宝科技涨超10%,润禾材料、东岳硅材涨幅靠前。



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7月7日,陶氏宣布,其董事会已批准关闭三个欧洲上游资产,以应对该地区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并优化盈利能力。

此次关闭的三个资产具体包括:包装和特种塑料,位于德国博伦的乙烯裂解装置,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关闭;工业中间产品和基础设施,位于德国施科保的氯碱和乙烯基(CAV)资产,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关闭;以及性能材料和涂料,位于英国巴里的基础硅氧烷工厂,预计在2026年年中关闭。

此次关停行动将影响约800个陶氏岗位,这也是公司今年1月宣布的10亿美元成本节约行动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500名陶氏职位。

在分析人士看来,陶氏退出的供给缺口有望进一步加大国内企业的出口需求,行业供需有望加速进入转换窗口期。



据悉,有机硅即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具有柔软亲肤、耐高低温、耐辐射、无毒无味,以及生物相容性和环境稳定性好等特点。

有机硅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作为航空、尖端技术、军事技术部门的特种材料使用,而且也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其应用范围已扩到: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等。

近年来,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热度不断走高,包括华为、小米、腾讯、特斯拉、宇树科技等国内外科技企业纷纷入局加码相关赛道。软体机器人的手部通常需要能够执行精细的操作,同时与人类安全互动,有机硅的柔韧性、透明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满足材料使用需求,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7月9日,有市场消息显示,当日,多家硅片企业上调了硅片报价,不同尺寸的硅片价格涨幅在8%—11.7%。具体来看,183N硅片报价由0.9元/片调涨至1元/片,涨幅11.1%;210RN硅片由1.03元/片调涨至1.15元/片,涨幅11.7%;210N硅片由1.25元/片调涨至1.35元/片,涨幅8.0%。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收盘,A股有机硅概念板块一共有42家上市公司。

从行业分布看,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基础化工有29家,占比69.0%;电力设备有5家,占比11.9%;机械设备有2家,占比4.8%。此外,电子、建筑材料、汽车、商贸零售、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各有1家。

从地域分布看,根据省份划分,广东、浙江各有7家,占比16.7%;江苏有6家,占比14.3%;湖北有5家,占比11.9%;河北、江西各有3家;湖南、山东、上海、四川各有2家;福建、河南、新疆各有1家。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截至7月10日收盘,近一年,42只核心概念股中有40只均实现上涨。

其中,宜安科技、华盛锂电、中旗新材、飞鹿股份、硅宝科技、恒星科技、集泰股份、华密新材、吉华集团、东岳硅材、博菲电气11家上市公司涨幅超过50%。

表现最为亮眼的是宜安科技、华盛锂电,近一年股价涨幅均实现翻倍。



宏柏新材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5次。公司主要从事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于复合材料、汽车、橡胶制品等行业,是我国含硫硅烷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据2025年6月4日业绩说明会,公司与迈图成立合资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优势,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此外,公司计划进一步提升全球化产业布局,加大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实现规模效益优势并加快新产能释放。

晨光新材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4次。公司主营业务为功能性硅烷及其他硅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安徽晨光一期项目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试生产条件,宁夏晨光气凝胶项目一期于2024年7月试生产,推进产业链延伸。此外,公司“年产2.3万吨特种有机硅材料项目”中气凝胶设计产能2000吨/年已处于正式生产阶段。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