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吸引力不断攀升,投资港股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顺势展现了强劲的“吸金”能力,尤其是科技主题相关ETF表现突出。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共有3只港股通ETF年内份额增长超百亿份,均主要投资于互联网、科技等领域。其中,规模最大的恒生科技ETF份额增长超过50亿份。
关于如何把握港股投资机会,多位受访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下半年应重点关注出口形势、企业盈利状况、美联储降息预期等因素的变化。他们普遍认为,相较于全球市场,港股目前的低估值仍具备较高的投资吸引力。
港股通、恒生科技ETF活跃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活跃,其中科技板块尤为突出。在当前市场共识下,尽管港股整体热度较高,但内部已出现明显分化: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药等高景气方向,而传统宽基指数的关注度则相对较低。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科技50ETF、港股通科技30ETF年内份额增长均超过百亿,其中,港股通互联网ETF份额增长达到247.38亿份,领先全市场ETF。
代表着科技主题的多只恒生科技ETF份额增长居前。其中,全市场规模最大的1只恒生科技ETF份额增长超50亿份,若按照最新385亿份额和0.71元的场外净值估算,最新规模已达到270亿元以上。
然而,也有多只恒生ETF的份额年内出现了负增长,这类ETF跟踪的标的是传统宽基恒生指数。此外,1只恒生国企ETF年内的份额也出现了小幅下滑。
目前资金更倾向于跟踪港股通和恒生科技相关指数的ETF。据记者统计,年内份额增长前十的港股相关ETF中,有5只跟踪港股通相关指数,另外5只则是跟踪恒生科技指数。
数据Wind
相比之下,港股通相关指数涨幅更胜一筹。比如,上述年内份额增长领先的3只港股通ETF,跟踪标的均属港股通指数。截至7月9日,港股通科技指数年内涨幅为30.73%,明显优于同期恒生科技指数17.1%的涨幅。同期,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涨幅为26.47%,也明显跑赢恒生科技指数。
从港股通ETF的细分领域可以看出,目前投资者主要关注港股中的互联网、科技和创新药等方向。
港股行情如何把握
目前,市场对港股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关于看好港股行情的观点也层出不穷。
招商基金策略指出,从中长期看,香港科技板块具有高成长性和技术壁垒,并且港股市场盈利或迎来修复,有望走出由盈利驱动的行情。
那么,投资者应从哪些方面把握港股的投资机会?
招商基金策略显示,科技与互联网龙头、消费复苏、生物医药与创新药、高股息资产等将会是下半年重点配置方向。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QDII团队对下半年港股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该团队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风险点主要聚焦在出口领域,出口表现是否低于预期,或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变数,值得持续关注。企业层面,上半年企业盈利情况整体保持稳定,预计下半年在政策支持下,企业盈利有望实现同比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在科技、生物医药、新消费、互联网以及中高端自动化和机械制造等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表现将更为突出。流动性层面,美联储有望在下半年进行降息,以及南下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将会为港股市场的活跃奠定坚实基础。
该团队认为,与全球主要市场(比如美国、印度等)相比,港股的估值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意味着港股具备一定的估值修复空间。“综合考量当前港股市场所具备的低估值优势,以及国内政策的持续稳步推进,我们认为港股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延续震荡上涨的良好态势”。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认为,“港股经历长期调整后,恒生指数的市盈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科技板块相较于美股同类企业存在显著折价,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的价值洼地。”
韩玮表示,随着中国内地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以及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部分国际资本从估值高企的日股、印股转向港股,同时南向资金也呈现持续涌入态势,预计港股行情将继续震荡攀升。
对于恒生科技ETF等高弹性品种,韩玮认为更适合能承受较大波动、持有期超过5年的中长期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