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1欧元买房,是“漏”还是“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国际金融报 时间:2025-07-10 20:17:34

“1欧元房屋”项目折射出意大利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



当人们问:“如果可以搬到任何地方,你会选择哪里?”这个问题本身就预设了一种困境——“可以”一词暗示着现实中的种种约束、限制,甚至默认人们并不能真正搬走。

讨厌自己的工作、买不起房、担心退休后的生活,这些焦虑似乎在全球普遍存在。但对于拥有合适护照和一定资金的人来说,搬到别处并非不可能。

意大利的“1欧元房屋”(1 Euro Houses)计划,正是回应这种对新生活渴望的产物。然而,这背后究竟是一场冒险,还是一次捡漏?

向往的生活

“作为新手父母,我们既要应对湾区高昂得令人窒息的生活成本,又要担心中年危机的逼近。” 劳伦·马卡姆(Lauren Markham)坦言,对在美国的生活渐渐感到失望。

因此,当她听说在意大利可以买到一所“比一杯浓缩咖啡还便宜”的房子时,她不禁萌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去看看这个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是真是假。带着这样的疑问,她踏上了前往意大利的旅程。

马卡姆是在一次Zoom视频会面中,第一次听到“1欧元房屋”的消息。据米兰人莉莉安娜·福瑞纳(Liliana Forina)介绍,撒丁岛北部的小镇塞迪尼将推出一项“1欧元房屋”计划。这位60多岁的时尚女性最近刚搬到岛上,她说,“近在咫尺”的海滩和风景优美的当地景观吸引了她。

选择的过程并不轻松。几年前,福瑞纳夫妇就开始在意大利各地寻找理想居所,每个周末他们都会探访不同地区,感受村庄和海滨小镇的氛围,想象未来的生活。他们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便利地享受医院、药店等基本服务,同时也拥有美丽风景的居住地。最终,他们在塞迪尼小镇找到了心中所愿,并从当地房产经纪人手中购得了一栋位于镇中心的三层住宅。

拿到手时,房屋的状况不算太好:可以居住但略显破败,审美也与福瑞纳不符。夫妇俩通过翻修,成功让房屋焕然一新。对他们来说,梦想的生活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然而,福瑞纳很快意识到,塞迪尼的许多房屋依然残破,整个小镇虽风景如画,却仍透着一丝荒凉阴森。她希望这里能有更多人,最好是来自岛外的人。

经过研究后,她向当地政府提出了“1欧元房屋”的计划。镇长和工作人员都是世代居住于此的居民,他们很快就被说服了。

在收到福瑞纳“来塞迪尼找我们”的邀请后,马卡姆决定前往塞迪尼实地考察,并顺道探访意大利其他一些人口不断减少的城镇。她和丈夫带着11个月大的孩子、几只塞得满满的超大行李箱,踏上了这段旅程,去寻找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1欧元”背后

“1欧元房屋”项目折射出的是意大利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意大利现有总人口约6000万,预计到2040年将减少200万,到2050年将减少至少400万,成为全欧人口减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这一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缺乏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年轻人选择离开,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2023年,约9.8%的意大利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撒丁岛,贫困人口比例更是接近20%。

与此同时,意大利的出生率已降至历史最低,近30%的房屋处于空置状态。

为了扭转局面,意大利众多小城镇尝试推出各类财政激励措施,包括减税甚至直接发放现金,鼓励人们重返乡村。但没有哪项举措能像“一欧元房屋”计划那样,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

“1欧元房屋”项目最初由维托里奥·斯加比(Vittorio Sgarbi)提出。他曾是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和电视名人,于2008年当选为萨莱米小镇的镇长。当时该镇正面临人口快速流失的困境,上任后,斯加比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象征性地向外国人出售当地空置、年久失修的房屋,来吸引投资者进入萨莱米。

项目推出后,外来者纷纷抢购这些低价房产,带动了当地建筑行业的繁荣,原本空荡荡的老屋也再次迎来了住户。这一做法很快被更多经济困难、人口流失严重的意大利小镇采纳,并逐渐演变为一系列吸引外来投资和新居民的松散政策。

“1欧元房屋”官方网站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有73个城镇启动或正在筹备类似计划。每个城镇的组织方式略有不同:有的由镇政府直接负责房屋出售,有的只是帮买家和卖家牵线搭桥,然后借助媒体大力宣传。

各个城镇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条件,比如要求买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缮(通常得雇用当地的建筑师和工匠),有的还要求长期居住或在当地开办企业。

现有的数据表明,这些项目有着巨大的经济前景。例如,自2017年宣布开展“1欧元房屋”活动以来,拥有10000人口的西西里岛穆索梅利镇已卖出超125套房屋。不仅是房屋销量的增长,在宣布开展这个活动的后两年,有约6000人专门到穆索梅利来看房,为餐馆和旅馆带来了不小的生意。镇长办公室估算,该政策为当地经济带来了700万欧元的收入,涵盖建筑、零售、餐饮、酒店等行业。

在小镇蒙蒂耶里,“1欧元房屋”计划促成了当地30家新企业的开业。镇中心的许多建筑都经过了外国买家的翻修,面貌焕然一新。

冒险还是捡漏?

然而对于众多买家来说,“1欧元房屋”更多是一场冒险而非捡漏。

来自托斯卡纳的建筑师保罗形容,其实这本质上就是一场赌博。“由于房屋大多年久失修,且检查手段有限,买家交易前很难摸清房子的真实状况和后续需要投入的精力和金钱。”保罗举例称,镇上曾有一栋房子,因为中央承重墙上有一道显眼的裂缝,足足空置了好几年,最终卖出后几乎不得不推倒重建。

严格的历史保护规定也让翻修变得复杂。按照意大利法律,历史建筑的所有者必须定期维护、修缮,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修复后的建筑还需要向公众开放。虽然政府会通过补贴等方式减轻修缮成本,但限制依然不小。

此外,“1欧元房屋”官网要求,买家须在一年内提交修缮方案并重新估价,并在三年内完成整修。为此,购房者还必须先缴纳一笔1000到5000欧元的保证金,待工程完成后退还。而实际修缮成本往往高达数万欧元甚至更多。

除了资金风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无疑也是一大挑战。对于许多偏远村庄来说,完善的医疗、教育、交通等配套服务难以保障,新居民在落户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一些购房者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些问题。梅雷迪斯·塔伯恩曾向媒体坦言,她买下的第一套房子破败不堪、没有水电,地板上甚至有半米宽的鸽子粪堆。后来她又在一次拍卖中花了2.2万欧元买下隔壁的房子,扩大了面积,但装修预算也因此大幅上升,最终投入高达42.5万欧元。

另一位网友分享说,他和朋友一起买下三栋相邻的房子,打算改造成旅馆或用作短租。两人详细测算过收入,甚至约定轮流管理。但等到真正动工后,他们才发现翻修费用远远超出预算,如今估算至少需要100年才能回本。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