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现金流猛增900%,汇川技术,杀回来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飞鲸投研 时间:2025-07-10 20:19:13



人退我进,独辟蹊径!

2022年,储能行业迎来蹿升时期,当时的盛况说是千军万马抢储能也不为过,从家电龙头到互联网公司,各路企业都跨界入局举起了战旗。

工控界的龙头汇川技术,也是其中之一。2022年,其大功率储能变流器的出货量曾做到了国内第三,全球第四

但叫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储能行业如火如荼的扩张期,汇川技术却转而选择了急流勇退,收缩了对储能业务的投入。

三年后的现在,储能系统价格下跌40%,许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因缺乏技术壁垒而退出。汇川技术却在2025年5月底表示,其储能业务要二次起航了!



这可不是空谈,汇川技术的实际行动已经提前落地了。

2025年4月,汇川技术和鹏程无限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共同推进储能技术研发,加速储能方案的规模化落地。

一个月之后,汇川技术又和中储科技、澳大利亚的Genaspi Energy强强联合,宣布共建南半球最大的储能电站项目Bundey,规划的总容量1.2GW,储能规模3.9GWh

这还没完,汇川技术还和南网能源合作,将在济南、西安等地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应用;其还跟星纪云‌建立合作,构建技术+运营+资本的协同体系等等。

不免好奇,此番汇川技术反其道而行之是什么目的?

或许从业绩中,我们就能看出端倪。

2020-2024年,汇川技术的业绩增速经历了明显的放缓,营收同比增速从57.76%逐步回落至21.77%。

利润端更为剧烈,其净利润同比增速从2022年的120.62%直线下滑,到2024年甚至呈现了负增长态势,同比下滑了9.62%。



这样的业绩表现,跟公司的主营业务结构息息相关。

如今,汇川技术的产品囊括通用伺服、低压变频器和中高压变频器等,主要用在新能源汽车、通用自动化领域,这两块业务2024年的营收比例分别为44.93%、41.15%



从通用自动化领域来看:

通用自动化的下游主要包括3C制造、纺织、冶金等传统制造行业,这些行业发展成熟,市场需求趋于稳定。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通用自动化市场增速持续放缓,2024年的规模约3000亿元,同比增幅仅0.1%,2025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虽说回升至2.35%,但整体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



即便是,一直以来汇川技术在国内通用自动化领域的地位显著,2024年其通伺服系统、低压变频器和中高压变频器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7.6%、18.6%和18.6%,均位居国内第一。

但市场动能不足,便对汇川技术的业务扩张形成制约。

也因此,2024年公司这块业务的营收实现152.4亿元,同比增速明显回落,只有1.33%。通用自动化业务从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降至了第二位。



从新能源汽车领域来看:

2021年开始,搭乘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东风,汇川技术这块业务一路势如破竹。2024年实现营收166.4亿元,同比大增了67.74%,超越通用自动化业务跃升成第一大收入来源。

但是,这个营收表现的背后是暗藏隐忧的。

因为下游整车企业的话语权比较高,近年来车企之间大打价格战,成本压力层层向上游传导,使得汇川技术陷入增量不增利的困局。

数据显示,汇川技术这块业务的毛利率逐年下滑,2024年已经降至17.12%,盈利空间遭受挤压。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这些年汇川技术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比营收同比增速下滑得更猛烈。

在这一背景下,汇川技术不得不重新审视业务布局,而押注有一定基础的储能领域,或许也是公司对长期增长动能的未雨绸缪。

但问题是,储能能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引擎吗?

如今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无论是发电侧的调峰调频,还是用户侧的削峰填谷,储能系统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

而且,当前国内分布式储能异军突起,工商业储能需求正在快速释放,意味着储能产业链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据预测,理想状态下,2030年国内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有望突破310GW,2024-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7%。进而带动公司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等产品的需求增长。



因此不难看出,汇川技术重返储能是顺势而为的战略落子,假以时日也有望为业绩增长贡献力量。

更为关键的是,汇川技术重返储能有足够的底气支撑。

因为虽然汇川技术面临业绩增速放缓的压力,但其运营质量仍展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

透过一个数据便能窥见一二,就是存货。

拿2024年来看,汇川技术的存货为69.56亿元,同比增加了11.33%。其中,原材料和发出商品占大头,分别有24.22亿元、23.95亿元,合计占比达到70%

而且,2024年公司还有9.03亿元的合同负债,结合发出商品来看,可见汇川技术正在为了更好地交付订单进行原材料储备,现阶段产品的销路不发愁。

此外,库存商品一般是企业已经完成生产,但还没有销售出去的商品。

2024年,公司库存商品占总存货金额的比例不算高,只有16.17%,同比增长了16.7%,低于2024年公司21.77%的营收增速,印证了公司产品的动销顺畅,存货的积压风险不高。



不仅如此,2024年汇川技术的存货周转率达到3.94次,比2023年增加了0.48次;存货周转天数也从2023年的104.1天缩短至2024年的91.46天。

而且,得益于运营效率的提升,公司现金流状况也明显改善。

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达到2.63亿元,同比猛增了874%。可见其传统业务即便承压,却仍然具备持续造血能力,运营状态也很健康,成为加码储能布局的底气所在。

总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未来的储能市场,也或将有汇川技术的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