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薛鹤翔:政策撬动物价新局,新旧动能博弈升级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时间:2025-07-10 20:19:59

薛鹤翔唐广华(薛鹤翔系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摘要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6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6月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物价数据点评

CPI温和回暖:政策撬动与结构分化并存。6月CPI呈现“底部回暖但动能温和”的特征。同比由降转涨,结束连续4个月下滑态势,核心CPI持续回升,显示消费内生动力逐步修复。这一轮CPI转涨主要由工业消费品价格拉动,其降幅收窄背后,油价波动带来能源成本压力缓解,而国际金价高企催生铂金替代需求,推动贵金属饰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重要支撑点。促消费政策效果显现,带动文娱、家用类商品价格回升,汽车价格降幅收窄至近两年低点,反映耐用品消费需求边际改善。食品价格降幅收窄但仍处低位,牛肉止跌与猪肉回调形成分化,体现农产品供需结构的动态调整。服务价格保持稳定增长,毕业季租房需求推升房租,显示接触式服务消费韧性。整体看,CPI回升更多依赖外部成本传导与政策刺激,内生复苏动能尚需巩固,核心CPI虽创新高但绝对值仍低,预示消费回暖节奏将是渐进式的。

PPI传统承压与新动能回暖并存。当前PPI呈现“环比降幅企稳,结构分化加剧”的特征。环比降幅与上月持平,显示短期价格下行压力未进一步扩大,但同比降幅扩大,反映前期成本压力仍在释放。分领域看,传统工业承压明显,房地产、基建施工放缓拖累钢材、水泥价格,绿电替代与煤炭供应充足共同压低能源价格,叠加全球贸易疲软冲击出口导向型行业,构成PPI下行主因。与此同时,政策驱动下的结构性回暖值得关注:统一大市场建设遏制无序竞争,推动汽车、光伏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消费刺激政策激活生活资料需求,日用品、耐用消费品价格改善;新质生产力培育带动高技术制造领域价格逆势上涨,集成电路、智能设备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这种分化既体现传统产业转型阵痛,也凸显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增强,未来PPI走势将取决于政策发力强度与新旧动能转换节奏。

后续物价展望。后续物价或呈“CPI温和回暖、PPI缓幅收窄”格局。财政政策上,今年实施更积极举措,加大民生投入与消费补贴,如发放消费券、提高社保待遇等,直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刺激消费需求,助力CPI温和上扬。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生产与投资,间接影响物价。央行还将引导资金流向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稳定就业与收入,支撑物价。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规范市场秩序,优化PPI回升环境。整体而言,政策协同发力下,CPI有望延续温和回升,PPI降幅逐步收窄。





风险提示: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