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时代周报 作者:孙艺格
图源:图虫
业绩连续三年亏损,曲江文旅继续转让股权。
7月9日,曲江文旅(600706.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温州雁荡山曲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雁荡山公司”)38%的股权,股权价值为2298.12万元。
曲江文旅在公告中表示,此次股权转让的目的是“为推进实施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另外,时代周报注意到,曲江文旅近一年时间共进行了4次转让股权的动作,转让标的分别是雁荡山公司、西安山河景区运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河景区公司”)、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明宫遗址公园公司”)、西安曲江唐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邑公司”)。
针对股权转让及业绩相关等问题,7月10日,时代周报记者拨打公司年报中披露的电话,该电话已暂停服务,同时记者向曲江文旅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7月10日收盘,曲江文旅股价与昨日持平,报收10.17元/股,市值25.9亿元。
近一年内四次股权转让
本次股权转让的标的雁荡山公司成立于2021 年10月,注册资本1亿元,主营业务为酒店管理运营,开发运营雁湖岗景区及索道项目,目前在运营建国酒店房车及木屋项目,雁湖岗项目正在立项审批中。
该公司是由曲江文旅与温州市雁荡山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雁荡山集团”)、欢瑞世纪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欢瑞世纪”)、北京恒利信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利信远”)共同合资设立。目前,雁荡山公司持股 38%、雁荡山集团持股25%,欢瑞世纪持股 20%、恒利信远持股 17%。
据公告披露的2024年全年及2025年1-6月业绩,雁荡山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具体来看,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从7479.33万元增至7812.78 万元,负债总额从1540.41万元升至2401.66万元,净资产从5938.92 万元降至5411.12万元,营收从505.2 万元降至194.26 万元,净利润从-1209.73万元减亏至-527.80万元(未经审计)。
针对本次股权转让,曲江文旅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完成后,雁荡山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由于本次交易采取公开挂牌方式进行,交易对方等相关事项尚未确定,目前无法判断是否构成关联交易,交易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曲江文旅近一年以来的第四次股权转让。
2024年4月20日,曲江文旅发布股权转让公告,拟将山河景区公司51%股权转让给西安山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价款暂定为228.68万元。曲江文旅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股权转让的目的是“进一步夯实主业,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到优质业务中,积极进行业务全国化布局”。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山河景区公司亏损622.94万元。
2024年6月7日,曲江文旅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大明宫遗址公园公司转让给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价款暂定为 4201.38万元。
截至2024年3月31日,大明宫遗址公园公司亏损10.97万元。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24年7月3日,曲江文旅再发公告,公司拟在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唐邑公司40%的股权及1.67亿元债权。这次股权转让,则是为了“有效盘活资产”。
有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表示,“曲江文旅本次股权转让可能是考虑减轻其财务负担,提升现金流。公司近年来的亏损增加其经营负担,加之雁荡山公司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也出现亏损,因此通过出售部分股权来缓解经营压力,同时也为未来新的投资回笼资金,提升资本运作效率。”
同时,该人士指出,当前曲江文旅本身人均工资较高,且基础维持等费用较高,加之回款问题的垫付运营费用拖累公司整体营收,确实需要通过降本增效的来提升经营效益。
营业成本居高不下,一季度净利润下滑超2000%
频繁转让股权,或是曲江文旅为缓解经营压力的无奈之举。
今年一季度,曲江文旅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下滑23.67%,实现归母净利润-4360.89万元,同比下滑2161.76%。
曲江文旅手握多个热门景区的运营权,包括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唐芙蓉园·大雁塔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曲江海洋极地公园”、大唐不夜城景区、西安城墙景区等。
即便如此,其业绩已经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2024年,曲江文旅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49亿元、-1.95亿元、-1.31亿元。
与此同时,曲江文旅的营业成本也始终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曲江文旅的营业成本分别为7.97亿元、10.71亿元、10.38亿元,而其营业收入分别为8.91亿元、15.04亿元、12.53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手握多个热门景区及IP经营权的宋城演艺,2022-2024年的营业成本分别为2.28亿元、6.48亿元、7.83亿元。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未来曲江文旅需要强化IP运营与二次消费,公司旗下运营项目变现能力较弱,且衍生产品较少,这是公司未来的突破方向。其次,提升轻资产比重,加强应收账款回收,降低运营成本。第三,加强产品创新与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