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产品交付周期延长!订单激增263%,国芯科技打响汽车电子芯片攻坚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时代周报 时间:2025-07-10 22:05:32

本文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编辑|韩迅

在车规级芯片和AI芯片的赛道上,国芯科技(688262.SH)以“量身定制”为独特锚点,在半导体国产化的浪潮里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

7月1日,国芯科技抛出重磅消息:其全新研发的汽车电子安全气囊点火芯片“CCL1800B”顺利完成内部测试,成为业界首个宣布该类芯片研发成功的公司。

此前,国芯科技曾因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腰斩引发投资者担忧。

7月8—9日,就毛利率、汽车电子芯片业务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国芯科技发函并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复相关问题。

1.第一季度营收意外腰斩。2024年,国芯科技的营业收入同比大增27.78%至5.74亿元,不仅创下历史新高,更直逼6亿元大关。然而,2025年第一季度,国芯科技的业绩上升势头却急转直下,营收骤降至8727万元,同比大幅下滑51.13%。

2.汽车电子芯片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国芯科技重点深耕汽车中高端MCU、DSP芯片及高集成数模混合信号芯片的产品与技术。2024年,国芯科技的自主汽车电子芯片业务收入同比大增71.38%。

3.静待汽车电子芯片市场爆发。建议投资者跟踪国芯科技的产品交付节奏何时回归常态、定制芯片业务收入短期内能否筑底回升,以及汽车电子芯片量产进程能否加速推进。

第一季度营收意外腰斩

国芯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国产嵌入式CPU的芯片设计厂商,于2022年1月登陆科创板,业务版图清晰聚焦于自主芯片及模组、定制芯片服务、IP授权三大板块,核心产品已深度渗透信创和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等关键领域,构建起多元的应用场景。

回顾国芯科技的业绩轨迹,2021—2023年,其营业收入始终在4亿~5亿元区间徘徊。不过,2024年,国芯科技的营业收入同比大增27.78%至5.74亿元,不仅创下历史新高,更直逼6亿元大关。


然而,2025年第一季度,国芯科技的业绩上升势头却急转直下,营收骤降至8727万元,同比大幅下滑51.13%,上演了一出令人意外的“腰斩”剧情。

在业绩说明会上,国芯科技对第一季度营收下滑作出了具体回应:核心原因在于定制芯片服务收入较2024年同期减少8527.22万元,同比下降63.79%。

国芯科技还进一步解释称,受外部环境影响,第一季度公司基于先进工艺的定制芯片量产服务生产周期被迫拉长,导致产品交付节奏受阻,进而对短期业绩造成了明显冲击。

不过,积极信号同样显著:目前国芯科技的在手订单充足,截至第一季度末,其合同负债已达8.94亿元,同比激增263.28%,这一数据为2025年全年收入的释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从毛利率表现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国芯科技的毛利率达42.35%,较2024年同期的11.38%大幅提升近31个百分点,呈现出显著的改善态势。不过,由于研发投入较高、管理费用增加等原因,今年第一季度,国芯科技的归母净利润为-3475万元,净利率为-39.82%,仍未扭亏为盈。

汽车电子芯片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国芯科技持续加码研发投入,聚焦汽车电子芯片、量子安全芯片、AI MCU芯片等新产品,全力攻坚汽车电子、信创与信息安全、AI MCU等关键领域的市场与技术壁垒。2025年以来,国芯科技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的拓展势头尤为亮眼,已然显露出成为业绩新增长点的潜力。

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国芯科技重点深耕汽车中高端MCU、DSP芯片及高集成数模混合信号芯片的产品与技术,同步开拓MCU+ASIC芯片套片组,打造兼具技术壁垒与成本竞争力的套片解决方案。目前,国芯科技已在12条产品线上完成系列化布局——从汽车域控制芯片、辅助驾驶处理芯片,到主动降噪专用DSP芯片、动力总成控制芯片,再到新能源电池管理芯片、线控底盘芯片、车身和网关控制芯片、车联网安全芯片、仪表及小节点控制芯片、安全气囊芯片、数模混合信号类芯片、智能传感芯片,全面覆盖汽车电子的核心场景。


在合作模式上,国芯科技以“MCU+”模式深化客户绑定。目前,其汽车电子芯片已批量进入比亚迪、奇瑞、吉利、上汽、长安、长城、一汽、东风、北汽、小鹏、理想、赛力斯、广汽等主流车企供应链,实现规模化应用。

业绩增长同样印证了布局成效。2024年,国芯科技的自主汽车电子芯片业务收入同比大增71.38%至6938.48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汽车电子芯片已累计出货超过1200万颗。

与此同时,国芯科技敏锐捕捉到量子安全技术崛起的历史机遇,前瞻性布局抗量子密码算法、芯片及模组的研发,持续推出系列化量子安全及抗量子密码芯片与模组,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目前,国芯科技已分别与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硅臻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共建量子芯片联合实验室,合力开发出系列量子安全模组产品:从量子安全U盾,到多形态量子密码卡(覆盖标准国密二级/三级PCIE密码卡、MINI-PCIE密码卡、M.2密码卡等),依托高性能量子随机数的高安全性,全面覆盖多样化的安全模组需求。

在边缘AI的细分赛道上,国芯科技同样动作频频,正加速推进AI MCU芯片业务的布局与落地。

目前,国芯科技已为多家客户提供AI芯片的定制设计与量产服务,并成功推出边缘侧和端侧AI MCU芯片CCR4001S、高性能AI MCU芯片CCR7002,构建起差异化的产品矩阵。

核心观点:静待汽车电子芯片市场爆发

国芯科技当前正站在定制芯片业务收入短期承压与新业务放量的关键节点。今年第一季度,受外部因素扰动,国芯科技基于先进工艺的定制芯片量产服务生产周期被迫延长,产品交付节奏因此受阻。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可重点聚焦两方面:一是国芯科技的产品交付节奏何时回归常态、定制芯片业务收入短期内能否筑底回升,以此把握业绩修复的具体脉络;二是国芯科技的汽车电子芯片量产进程能否加速推进,这将直接验证公司在汽车电子高端市场的技术卡位实力。

(全文2295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