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到龄辞任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21金融圈 时间:2025-07-10 22:05:56

作者 | 李览青

编辑 | 方海平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艾昱彤

7月10日晚间,浙商银行(601916.SH)发布关于董事长辞任的公告,陆建强因到龄不再担任浙商银行董事长。经董事会审议,由行长陈海强代为履职,直至选举产生新任董事长且其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之日止。

自2022年1月以来,陆建强担任浙商银行“一把手”一职已三年有余。公开信息显示,陆建强出生于1965年4月。据悉,陆建强曾先后担任浙江省企业档案管理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工商局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工商局工商信息管理办公室主任,浙江省工商局办公室主任,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浙江省政协机关党组成员、办公厅副主任,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办公厅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

在出任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前,陆建强从2018年到2022年的三年间,担任财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目前陆建强兼任浙商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总结了陆建强在2022年出任浙商银行董事长后提出的三个关键举措。

第一是提出“打造一流的商业银行”的目标愿景。在浙商银行2021年年度报告中,陆建强首次以党委书记身份发表致辞,并首次提出2022年是浙商银行打造“一流的商业银行”攻坚之年。在陆建强的领导下,浙商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600亿元门槛,2023年资产规模首次迈上3万亿台阶。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我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化解浙商银行的不良资产。从2022年开始,浙商银行实现了资产质量转好、不良率下降,这三年始终保持着一个向好的趋势,到2024年基本出清了历史包袱。”在今年4月初浙商银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陆建强表示。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254.94亿元,不良贷款率1.38%,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较2021年末的1.53%降低0.15个百分点。

第二是“善本金融”理念。2022年,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七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陆建强曾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共富金融是新时期最重要的责任金融。从2023年开始,陆建强又将共富金融升级为“善本金融”,明确提出“金融功能性是第一性,盈利性是第二性”,强调从社会价值向度重塑金融逻辑,并发布浙银善标,将“善”的基因嵌入金融服务场景。

善本金融的发展理念,与2018年浙江省首创的金融顾问制度是一脉相承的。浙商银行是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落实探索金融顾问制度的牵头单位。作为浙江省首创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制度创新,金融顾问制度自2018年试点以来,已从浙江走向全国,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工作室235家,金融顾问队伍扩大至4200余名,累计为10.33万家企业落实融资需求10878亿元;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3386”模式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浙银善标”一级客户约10万户;善本信托工程累计规模达3789余万元。

第三是推进“数智浙银”战略。2022年,浙商银行发布“数智浙银”品牌及“185N”数字化改革体系,将数字化改革作为四大战略重点之一。陆建强曾在业绩交流会上透露,该行定期由董事长召开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不能将科技部门简单视为中后台,也不能让每个业务单元独自承担数字化转型的任务。”陆建强表示,浙商银行推出ITBP模式,要求每个部门负责人都配备一名科技人员助手,共同研究行业数字化转型方向。

浙商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感谢陆建强先生在任职期间所作的贡献,并表示,在其带领下,该行加强公司治理建设,健全战略体系,完善企业文化,推进风险管理与合规建设,落实服务实体经济任务,经营管理工作平稳有序,各项工作和业务发展取得较大进步。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发生“一把手”变更,如近期四川银行董事长林罡、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均因年龄原因辞职。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行高管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70后”甚至“80后”出任多家银行高管。如北京银行原副行长戴炜(1972年生)升任该行行长;1982年出生的白雨石则在今年正式获批出任恒丰银行行长,成为全国性银行中最年轻的行长。

扫码向我爆料!

不想错过21金融圈的新鲜资讯,请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