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6月份CPI同比上涨0.1%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国际在线 时间:2025-07-11 13:30:10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一家超市,顾客在选购零售商品。耿玉和摄(人民视觉)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降转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虽环比降幅与上月相同,但部分行业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供需结构总体有所改善。

6月份,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CPI边际有所改善,主要与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输入性因素推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行等因素有关。

数据显示,6月份,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其中,油价变动影响能源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08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方面,受高温、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等因素影响,6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低于季节性水平0.5个百分点,其中淡水鱼和鲜菜价格分别环比上涨4.3%和0.7%;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随着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6月份,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0%和1.0%;汽车价格降幅逐步收窄,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4%和2.5%,降幅分别为近28个月和26个月最小。

从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看,6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

“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核心CPI保持温和上涨,涨幅为0.4%。尤其是二季度以来,核心CPI月度涨幅逐步扩大,释放出我国消费需求温和复苏的积极信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立坤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认为,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新动能持续发展向好,“两重”“两新”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行业的供需结构问题,提振了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行业发展速度,这些都支撑了物价走势。

6月份,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部分行业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指出,影响P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预期,我国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受环比下降及对比基数变动影响,PPI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但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实施,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随着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的加大,落后产能退出和产品品质提升逐步推进,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个和0.4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此外,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加力扩围带动部分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回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带动部分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潘洁、王雨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