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微信的“祖师爷”Skype、百度区域总代理……这些知名公司竟然都倒闭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IT桔子 时间:2025-07-11 16:08:33

作者 | 吴梅梅 来源|

封面|公众号AI生成

2025 年上半年,我们见证了多家曾熠熠生辉的头部知名公司,无奈地走向了关闭或破产的结局——譬如昔日辉煌的在线语音/视频通话鼻祖SKype停止运营(知道这个的可能暴露年纪了),快时尚巨头Forever 21 申请破产保护等。

它们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与企业经营的重重挑战。

商业世界从来是真实而残酷的——打败你的可能远远不是竞争对手那么简单,时代抛弃你,与你无关。

诞生25年之久的Skype 正式下线

在科技通讯的浪潮更迭中,Skype 的黯然停运如同为一个时代画上休止符,令人唏嘘不已。

Skype于 2000 年前后上线,2003 年,它率先将互联网语音通话功能引入大众视野,凭借极低的通话资费和不受地域限制的优势,打破传统电信运营商构建的高昂通讯壁垒。

凭借先发优势,Skype 迅速积累起庞大的用户群体,在其全球化战略推动下,软件以简洁易用的界面和持续迭代的技术,在欧美、亚洲等市场掀起下载热潮,成为当时全球最受欢迎的在线通讯软件之一。

在线语音通话鼻祖Skype火遍全球,传到了太平洋彼岸,在2010年前后,国内还出现了一批“效仿者”,包括小米出的“米聊”(2010年12月),腾讯出的“微信”(2011年),网易和中国电信联合搞出的“易信”(2013年),中国移动推出的“飞信”,阿里巴巴推的“来往”,都是专攻免费IM/即时通信的App,切了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蛋糕。

彼时,国内发短信通信需要资费,1毛/条,语音通话更贵,还分市内、省内、长途。而App主打免费发信息,免费语音通话,就是最大的卖点。后来,微信的崛起和他们之间的商战就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早期 Skype 软件UI界面 图源:网络

话说回来,2011年,如日中天的Skype被卖了,微软以 85 亿美元的高价将Skype纳入麾下,期望借助 Skype 拓展即时通讯版图。

那时Skype月活跃用户突破 3.2 亿,还处于巅峰时刻,是跨国商务沟通的必备工具,更是许多中外留学生家庭跨越时差的通话工具。

只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汹涌,Skype的节奏没有跟上,功能更新缓慢,在与 WhatsApp、微信等新兴移动通讯应用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此外,Zoom等各类在线视频会议软件不断崛起,逐渐侵蚀了其商务市场份额。

加之微软对Skype的整合策略未能有效激活其潜力,资源投入与业务重心的转移,使得Skype逐渐失去发展动力,用户数量持续流失,昔日辉煌不再。

2025 年 5 月 5 日,Skype 正式停止运营,微软表示将资源集中于Teams 的开发,曾经辉煌的 Skype,终究成为了时代的注脚。

百度湖北总代理商倒闭,一个时代落幕

6月30日,武汉光谷的世纪百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全体员工工资发放至6月30日,公司将依法启动清算程序。

2003年,这家公司获得了百度在湖北地区的总代理资格,正式迈入互联网营销领域,并伴随着百度的飞速发展,迎来了至少长达10年的黄金时代。

巅峰时期的世纪百捷,年销售额达20亿,净利润3亿,在武汉光谷占据整栋办公楼,员工超千人,年服务企业客户超过15万家。

这样的业绩,让幕后老板在武汉别墅区拥有价值数千万的豪宅,集团还持有占地100亩的百捷科技园。

关于倒闭的原因,公告中透露,由于百度渠道模式的变革导致双方业务合作即将终止,公司失去了核心收入来源,运营陷入无法挽回的困境。

世纪百捷的困境并非个例,百度正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独家代理模式。媒体报道显示,自7月1日起,济南、重庆、武汉、福州、厦门、泉州六个城市的独家代理机制被取消,转而采用服务商运营模式。

快时尚巨头Forever21在美国申请破产

上半年,快时尚行业传来重磅消息:快时尚巨头 Forever 21 再度叩响破产保护的大门,令业界哗然。

这个诞生于1984 年的韩裔美籍品牌,曾以 "周周上新" 的快反模式与亲民价格,迅速席卷美国乃至全球市场,成为快时尚浪潮的代表性品牌。

不过,时移世易,随着 ZARA、H&M 等竞争对手持续扩张,Forever 21不仅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困境,更因产品设计滞后、质量参差不齐、性价比优势不再,逐渐失去消费者青睐 —— 早在 2019 年,品牌就已首次申请破产保护。

2020 年,在财团注资重组后,Forever 21 试图重焕生机,却始终未能走出经营泥潭。

2025 年3 月 16 日,Forever正式根据美国《破产法》第 11 章提交申请。法庭文件披露,其负债规模高达10 亿至100 亿美元,再次陷入生死存亡的危局。

据悉,本次破产将主要针对其美国运营公司,将关闭至少200家门店,但不影响在国际上获得许可经营的Forever 21商店。公司正为剩余的门店寻找新买家。

Forever 21计划大幅转向线上运营,同时保留约100家表现最佳的门店。这些门店将采用类似Shein的“每月精选系列”模式,根据消费者偏好快速调整货品。

家装垂直平台“好好住”停服

家居生活领域,好好住 APP 的停服同样引发行业震动。

自 2015 年上线以来,好好住主打家居装修经验分享社区模式,通过真实用户的装修案例分享、专业的家居知识科普,迅速积累起大量忠实用户,成为无数年轻人装修时的灵感源泉。

平台推出的“住友圈”“装修攻略”等特色板块,让用户能沉浸式分享装修踩坑经历与好物推荐,形成了高粘性的社区氛围。

彼时互联网上关于家装领域的垂直内容还很稀缺,这样独特的定位和内容价值使得好好住一度成为家居垂直领域的头部平台,站内累计发布超百万篇优质装修日记,吸引了数千名设计师入驻,成为家居行业不可忽视的力量。

好好住 UI界面 图源:网络

然而,近几年,泛内容社群平台小红书强势崛起,其多元化的内容生态吸引了大量原本属于好好住的用户与设计师资源。

好好住一方面对于新用户增长陷入停滞,社群活跃度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出现了管理不当,内部经营出现困境,创始人冯驌甚至陷入严重抑郁状态。

2025 年 4 月,运营了十年的好好住 APP 悄然下线,创始人发文称“养了 10 年的娃走了”,满是无奈与不舍。

必要商场停运,C2M电商模式的成与败

2025 年 5 月,必要商城创始人毕胜在平台上发布公开信,宣布公司暂时进入 “休眠” 状态,不再开展新业务。

必要商城创立于 2013 年,号称全球首家 C2M(消费者直连工厂,Customer To Manufacturer)模式的电商平台,其商业模式极具创新性。并借此一度积累了 3500 万忠实用户和高达 99%+ 的好评率。

创始人毕胜在公开信中提到,必要用同行一季度的预算苦撑了 5 年,最终被一场未公开的 “黑天鹅事件” 击溃。这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其背后,是必要商城商业模式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层次问题。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必要商城的 C2M 模式看似美好,实则暗藏巨大资金压力。为了确保产品品质,必要选择与大牌代工厂合作,然而这一合作模式需要平台预先支付 50% 的货款,而回款要等到消费者确认收货后,这一周期长达 45 天。随着销量的增长,平台需要垫付的资金越来越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庞大。

对制造工厂把控力不足也是必要商城的一大痛点。

必要商城试图打造“万货商店”,商品覆盖服装、美妆、母婴、生鲜等 16 个大类,SKU 数量庞大。全品类扩张的策略导致其难以对每个品类进行精细化管理,不同工厂的生产标准和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订单量不稳定,必要无法像传统品牌那样与固定工厂建立深度合作,话语权不足。

另外,为了营造“大牌好物不贵”的品牌形象,公司还在分众传媒投放了3亿元的梯媒广告,并对商品进行补贴,使得必要商城的资金链处于紧绷状态。

在融资方面,必要商城同样面临困境。

在2015年必要曾获得了 3000 万美元的融资,而面对高昂的运营成本和资金压力,必要商城后续的融资并不顺利,未能获得持续的资本输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