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自2019年2月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三星电子在这一细分市场走得格外卖力,至今已经推出第七代产品。
7月9日晚间,三星电子一口气推出三款折叠屏手机,其中包括大屏折叠机Galaxy Z Fold7、小屏折叠机Galaxy Z Flip7及更便宜的Flip7 FE系列。还有消息称,它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首个安卓三折叠手机。
曾长期盘踞全球智能机市场出货第一的三星电子,近年来与苹果这个高端机市场的“扛把子”屡屡交替登顶,折叠屏手机承载着它在高端市场的重要期待,更是它拉动中国市场出货增长的突破口之一。但不只华为、荣耀等本土厂商虎视眈眈,苹果的预期加入,也让这个当下增速有所放缓的市场火药味更加浓郁。
加码折叠屏背后
比直板机更轻薄,但功能体验更好、使用场景更多,是折叠屏手机这个细分赛道存在的最大意义。更大的屏幕,让折叠屏手机天然适用于办公、游戏等更多新场景,而如何让机身在更轻薄的同时兼具更强大的功能,成为手机厂商眼下的集体赛点。
7月10日,三星中国相关负责人在向《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介绍自家新推出的折叠屏手机时,轻薄这个关键词多次出现。大力投入折叠屏手机背后,这个细分赛道承担着三星电子在高端市场与苹果开打差异化竞争的重任。
据Canalys报告,今年Q1,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0.2%,达2.969亿台,其中600美元以上高端机市场出货量约占三成,同比增长12%,苹果占据这一高端市场份额的近六成,同比增长10%,三星占据22%,但同比下降1%。
加码折叠屏,对三星在中国智能机市场的发展更为关键。
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Q1华为、vivo、小米、OPPO、苹果和荣耀六大厂商占据了当期中国智能机市场份额的95%以上。而在600美元以上的国内高端机市场,据Canalys报告,苹果依然以43%的份额位居第一,但同比下降9%,华为以38%的份额位列第二,不过同比上涨69%。
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三星电子本身拥有屏业务,通过折叠屏能把自己核心的产业链优势发挥出来,这是它独有的能力。他同时认为,三星在中国智能机市场目前处于蛰伏状态,虽然自身直板手机在国内市场销量惨淡,但折叠屏手机增速超过市场大盘,做折叠屏有利于稳固它的中国市场份额。
需要提及的是,从售价来看,Fold7的厂商建议零售价为13999元起,Flip7这一价格为7999元起,Flip7 FE则为6499元,这意味着三星电子这些新机在中国市场都不能参加国补优惠。
增速放缓下的火热竞争
不只是三星电子,折叠屏也成为国产手机厂商近年来在高端市场的重点投入方向。
仅在今年,除了OPPO和华为在2、3月相继发布大折叠手机FindN5和阔折叠屏手机PuraX,进入6月,vivo对外发布了大折叠手机X Fold5,小米的小折叠手机MIX Flip2也对外亮相,荣耀则在7月初推出自己的大折叠手机MagicV5。
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参考IDC数据来看,今年Q1华为在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份额超过3/4,荣耀以9.1%的份额位居第二,OPPO、小米、三星分别以 7.1%、2.6%和2.4%的份额位居三四五名。
需要提及的是,他们与苹果在高端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也快要结束。
以跟踪苹果知名的分析师郭明錤此前透露,富士康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正式开始生产苹果的折叠屏iPhone,该设备计划于2026年秋季与iPhone 18系列一同正式发布。Omdia消费电子研究首席分析师李泽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明年苹果发布折叠屏预计会带来市场绝对增量,他预计从供应链看苹果单机规划量并不小,大概有七八百万台,他同时预计今年国内市场折叠屏出货大约在1700万台,其中三星占到600万台左右,国产手机总量合计大概在一千万台。
不过,伴随着手机厂商纷纷部署重兵,折叠屏市场的发展近来却有所放缓。
以发展最迅速的中国市场为例,据IDC报告,去年Q4,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250万台,在连续9个季度的高速增长之后,首次同比下降9.6%,预计2025年折叠屏手机将进入“小年”,今年Q1,这一增速已经回升至53.1%,但仍低于过往三位数增长的高光时刻。
有产业链人士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透露,据其了解,今年不少手机厂商对折叠屏产线进行了调整,降低出货目标。李泽刚在跟记者交流时也认为,目前几家国产手机厂商把折叠屏手机节奏放得很慢,有些厂家已经取消小折叠产品的计划,“今年折叠屏市场没有好的预期,基本会是持平状态。”
对于市场增速下降的原因,上述IDC报告指出,虽然在轻薄、续航、影像、折痕等方面不断进步,但价格、质量、内部空间等先天劣势使得折叠屏手机在使用场景和消费人群上难有更大突破和吸引力。
马继华也认为,折叠屏手机市场增速下降体现出用户目前对这一市场的认知达到极限,部分人群确实对折叠屏手机有了明确需求,但新的吸引力还未形成。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当用户真的感到用折叠屏手机跟直板手机的体验没有差距时,人们就会选择折叠屏,因为它毕竟屏大,可以产生很多新的应用方式,这就是增量,“折叠屏手机下一步如何去吸引用户去升级,让更多新用户加入进来,就是要解决大屏和便携之间的平衡,折叠屏的发展一直在向这个临界点靠近。”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