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乐道找对节奏了吗?
作者丨高珮莙
一位老人出现在副驾驶位,轻轻挪动身体适应座椅,在车内四下环顾,眼神中流露出满意。戴孙悟空面具的小男孩在二排座椅上舞动着金箍棒,更多好奇的小脑袋凑过来,面对镜头露出兴奋的笑容。
镜头拉远,贴着红色福字、挂着红色灯笼的农家院前,衣着平常的男女老少们围着一辆崭新的乐道L90,评头品足。
7月10日,乐道L90在合肥举行产品技术发布会并正式开启预售,定位纯电大型6座SUV,主打“6人10箱”超大空间与家庭出行场景。
在乐道L90的宣传片里,主角从面容精致的专业演员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的普通消费者,画面从力求完美的精致生活切换到了更接地气的真实场景。
蔚来创始人、CEO李斌在长达3个小时的马拉松式发布会上,也几乎没有提及黑科技、豪华、BBA等高大上的词汇,而是把“空间”“安全”“省钱”挂在嘴边。他们甚至专门编了一段通俗易懂的宣传语:“座座都是VIP,6人10座无压力,前后都能装行李。”
更重要的是,这款六座大三排SUV给出了颇有诚意的预售价:整车购买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方式购买19.39万元起。预售期间下订并在8月31日前锁单,可享2000元预订金抵扣5000元购车款,再赠送5000元选装基金。
作为对比,这类车型在目前市场上的起售价通常在30万~35万元之间。
正如蔚来总裁秦力洪所说,随着产品的量产交付和用户的大规模涌现,蔚来和乐道之间的区隔越来越明显并趋向合理。乐道也越来越明确,自己在为一群什么样的用户服务。
做L90之前,乐道对2777组用户进行了深度访谈,总结出两大核心痛点:空间仍不够用,补能还有焦虑。
在空间方面,乐道L90实现了轴距3110mm、座舱4195mm的纵向有效空间,整车储物空间670L,前备舱240L。
在补能方面,乐道L90能够在标配85度长续航电池包的情况下实现CLTC续航605公里。截至目前,蔚来已建成3400座换电站和4659座超充站,联通全国550个城市。
再加上主动安全、被动安全、电池安全构建的“保护盾”,以及在每一个细节处追求质感的外观和内饰,乐道总裁沈斐觉得,这是一款给用户把“情绪价值拉满”的车。
按照计划,乐道L90将于7月底前正式上市,8月1日开启交付,目前展车已陆续抵达全国400多家乐道门店。
这一次,乐道找对节奏了吗?
乐道是蔚来汽车旗下的第二品牌。2024年9月,乐道首款车型L60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中型家用纯电SUV,覆盖20万~30万元市场。按公司管理层的说法,乐道L60“完全对标Model Y”,李斌将它形容为“换电版Model Y”。
乐道的销量,关系到蔚来是否能在血海竞争中游得更远、更快。成立10年,蔚来已在高端纯电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它迫切需要一个售价比NIO更低的品牌,在一个更大的市场卖出更多的车。
此前,时任乐道汽车总裁的艾铁成立下了3月交付量达到2万辆的军令状。但今年第一季度,乐道总共交付了不到1.5万辆新车,逊于预期。
这意味着,L90身负重任。
今年4月,蔚来对乐道销售和核心管理团队进行了调整。艾铁成因销量未达预期离职。蔚来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全面负责乐道销售与区域管理。沈斐接任乐道汽车总裁,意味着乐道的销量增长路径将从新开门店、拓宽渠道向与基础设施的融合转变。
从4月下旬开始,乐道订单量稳步提升。今年第二季度,乐道品牌共交付新车17081辆,环比增长15.6%,稳定在细分市场前三。其中6月交付6400辆,截至6月底累计交付52623辆。但这个数字,仍未达到目标。
再加上计划在四季度上市交付的L80,李斌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希望四季度乐道品牌能够实现每个月2.5万辆的销量目标。”
7月11日,李斌、秦力洪、沈斐在媒体群访中分享了乐道L90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汽车行业的观察和思考,雪豹财经社受邀参加了交流环节,以下是对话节选(内容经摘编):
Q:增程和纯电用户有什么区别?
李斌:没什么区别,我觉得都应该买纯电。纯电有更好的空间、更好的体验,而且焦虑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想象的场景是,在市区用电,开增程跑高速。但我们在新疆喀什,40个小时遇到了7组蔚来用户,还有很多增程车主在充电。当地光伏发电的电费很便宜,只有两毛五,确实省钱。这是我们在一线感知到的。
秦力洪:在网络社区,有很多用户在比拼,一年能不能只加一次油。我就想,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背几百公斤的零部件在车上呢?大家对远行还有一些担忧,但我们觉得,很多焦虑是因为不了解。举个例子,以前出门,褡裢里背很多吃的,现在不用了。补能方便了,就不需要背那么多东西。
Q:理想i8和乐道L90各自优势是什么?
李斌:今年七八月有两款特别重要的产品,乐道L90和理想i8,都是用更加优异的纯电车来终结增程大SUV的转折之作。在这一点上,两个产品是站在一起的。只要选择纯电就是队友,也祝i8大卖。
Q:L90利润空间有多大?定价时怎么考虑的?
李斌:肯定有毛利,蔚来现在算账算得非常精。技术含量很高,也做了很多取舍,设计时就与合作伙伴建立了成本目标,不用特别担心,目前的定价还是ok的。
定价需要反复推敲。首先要知道零毛利定价是多少,表价和内部成本价之间还有很多东西要加上去,再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定价水平。
我们在成本目标设计的时候,走了一条用技术研发换成本的思路。高度集成化的一些设计,研发费用肯定会高,但只要大批量制造,它的成本自然会被摊薄。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来讲,集成化、轻量化就意味着成本的下降。轻量化水平越高,成本可能越有竞争力。
我们今年内部不是简单的看销量,对沈斐的考核指标是销量乘以毛利率再减去费用,他要完成的是利润目标。
Q:如何避免乐道和蔚来两个品牌之间的内耗?
秦力洪:去年,有很多朋友跟我探讨,有必要做两个品牌吗?是不是分不太开?现在,大家会看到,随着更大规模的量产交付和用户群体的涌现,两个品牌的区隔已经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趋向合理了。
李斌:乐道的定位非常清晰,为家庭用户打造高品质的车。蔚来是高端品牌,竞对是BBA。二者有不同的价格区间,不同的用户群,给用户更丰富的选择。
在汽车行业,先从高端部署,再把技术服务于更广泛的用户,这不是什么特别新的事,特斯拉也是这么做的,尊重用户对更丰富产品和品牌的选择。“蔚乐萤”是否成功需要交给时间证明,但我越来越坚信这是长期合理战略。
Q:五代换电站目前进展如何?电池铺设能不能跟上?
李斌:五代换电站是沈斐负责能源时立项的。我们整个换电体系是对外开放的,它可以用三种规格的电池,我觉得对蔚来、对整个行业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还有其他很多优化,比如一次换电的成功率会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也会提高,成本也会进一步优化。
秦力洪:在三季度大概就可以准备好了,后面主要是可靠性验证、量产准备。随着用户的增加,初期本质是电池到底是保交付还是保换电站。是以天和以单站为单位的动态运营。换电站里有没有电池这个事儿,用户是最不需要担心的。
还有人说,电池规格逐渐增加,怎么能调度得过来。我也回应一下,现在全国3400个换电站里面,电池的储备仓的满仓率才刚刚过50%,可调度的空间一点都没有问题。
Q:对L90的销量有什么预期?
李斌:第一个月主要是供应和产销策略的问题,肯定非常有信心。关键是如何持续热销,产品竞争力有了,营销、渠道能不能持续保持热度,对团队是很大的挑战。
Q:外界有一个观点,认为L90是ET5、L60之后,市场给蔚来的第三次机会。前两次机会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李斌:ET5收到非常多订单,但供应不是特别顺,当时也是在特殊时期。汽车的供应链体系非常长,一个螺丝来不了,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非常清楚,汽车供应链的稳健非常重要。
另外,随着智能汽车产业的变化,还要适应脉冲式的传播环境:上市声量很大,上市即上量,很快衰减,后面要再拉回来,既要保证供应链的平顺性,也不能像智能手机那样囤货,囤不起。
智能化+电动化+汽车,让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挑战比过去大很多。蔚来学到了很多经验教训,整个行业也在适应。谁都希望一款车一直卖得很好,价格很稳定,供应链很平顺,但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
Q:为了做到现在的安全程度,每辆车多花了多少钱?
李斌:具体数字没有计算过。但我们在安全上投入了很多,比如高强度钢和铝的比例在行业里数一数二。蔚来在材料使用方面一直是最积极的,ES8全铝车身,一个车身就比别人贵好多钱。
整车有9个安全气囊,包括为保护第三排的同级最宽安全气囊、狐耳气囊、中央软气囊。还有研发过程中的多次碰撞测试,以及在传感器应用上的坚决投入。我们没有算过钱,但这些都是钱。
Q:乐道L90的续航数字在行业内并不是特别领先,有没有考虑用更大的电池把续航再往上提?
李斌:解决补能焦虑最好、效率最高的办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我拿手机举例子,如果续航从1天增加到2天,电池就得增加一个。那怎么解决手机续航的问题呢?充电宝很方便,实在不行还有共享充电宝。换电站就是电动车的共享充电宝。
我是学社会学的,我喜欢体系性、系统性地想事情,公司肯定跟我的思维方式有关系。有人跟我说斌哥你得单点突破,我做不到。蔚来做换电,2008年有这个概念,2012年开始做,我花了两三年时间去思考这件事,认为它对用户、公司和社会都是有长期价值的。
就像换电站的体系一定会坚决往下走,我们的用户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花了很多钱,可能经历住时间的考验,也可能不能,需要时间来证明。汽车行业是马拉松。亚马逊的云服务也是搞了十五六年才盈利。但我们首先要活下去。
封面来源丨乐道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