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安的国营大食堂再次吸引了公众的目光。据悉,从10月中下旬起,多地相继恢复了供销社和社区大食堂的运营,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和热烈反响。人们不禁思考,这些国营大食堂是否还保留了当年那个时代的韵味?或许了解真相后,会让人感到失望。
据“西安安居”消息透露,西安目前已经有两家国营大食堂相继开业,分别是国营安居大食堂馨和居和曲江宜居店,均在10月19日国庆节后正式迎客。那么,这两家新开的国营大食堂与我们记忆中的大食堂究竟有多大的相似之处?这是对历史的缅怀,还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呢?
我们可以先来深入了解一下真正意义上的国营大食堂和供销社。供销社从某种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一家国营农业公司,旨在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生活难题。而国营大食堂则是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一种福利性质的公共设施,尤其是针对受少子化及老龄化影响的人群。这是新社会给旧事物赋予的新诠释,而非仅仅是人们在网上讨论的历史回归。
在西安如今开设的两家国营大食堂,如果有朋友前往,或许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这两家食堂不仅提供熟食、蔬菜、水果,还有米、面、油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所需商品。尽管叫做大食堂,其实功能与超市相似,这也是之前网络讨论中的一个误区。
另外,从“国营”二字的含义来看,如果了解这两家大食堂的具体位置,大家是否还会感觉到昔日的那种传统风味?曲江宜居店位于曲江新区宜居小区的5-7号楼临街位置,周围有多家超市,如立客良品和兴立客超市。而馨和居则设在未央区王家鹏公租房小区的外侧,附近同样有兴立客超市。
接下来就是消费者普遍关心的价格问题,是否真的如宣传所述,商品售价低于市场价格呢?比如排骨每斤32.8元,馒头0.5元一个,新鲜西红柿每斤5.58元……从这些价格来看,与市场上的价位相差无几。两家大食堂的周边都有其他超市作为竞争者,因此价格、新鲜度和购物体验等因素都是顾客综合考虑的内容,最终影响人流量的转化以及营业额,当前来看,生存的压力也不容小觑。
随着全国范围内国营大食堂的陆续开设,网友们的关注度和讨论热情愈发高涨。云南凤庆县“国营食堂”的负责人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解释道:“取这个名字的初衷是为了唤起大众的怀旧情绪,引起顾客的共鸣,没想到却因此引发了诸多误解。”这是否意味着,“国营食堂”实际上只是一种营销形式,和当下流行的复古风格没有什么区别?
可以说,时尚总是轮回,而引发大众联想的原因之一在于,这些“国营食堂”是由国企进行投资管理,确实强化了“国营”的含义。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简单来说,其实是市场上的私人经营,只不过有国企的资本介入而已,对相关术语的使用不宜随意,尤其是在商业宣传和经营中,更需谨慎。
西安的国营大食堂重现,怀旧的营销手法引发了众多误解,如今大家对“国营大食堂”还有什么想法呢?(图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