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她经济·新势力”女性消费论坛上,国内天然护肤品牌逐本创始人刘倩菲以“柔韧生长:女性消费的觉醒与重构”为主题发表演讲,提出“本我消费”概念,并披露逐本用户调研数据:超70%的购买决策源于“产品能否传递自我认同感”。这一观点引发行业热议,被视为新消费品牌从“流量竞争”转向“价值共鸣”的关键信号。
从“功能消费”到“意义消费”:女性花钱的逻辑变了
“过去,女性用一支口红证明魅力;现在,她们用一瓶无添加精华守护本真。”刘倩菲在演讲中指出,随着社会对女性多元价值的认可,消费行为正从“外在符号化”向“内在自洽化”迁移。逐本内部数据显示,其核心用户(25-35岁都市女性)中,68%会因“品牌尊重女性自然状态”的宣传语下单,而非单纯追求成分或功效。
她以逐本“不添加一滴化工油”的纯净护肤理念为例:“当行业还在卷浓度、拼成分时,我们选择回归肌肤本质——不掩饰瑕疵,不制造焦虑,而是帮助女性接纳真实的自己。这种‘反内卷’的姿态,反而让我们三年内复购率提升至4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她经济”3.0:情绪价值成核心货币
针对“女性消费降级”的争议,刘倩菲提出不同观点:“女性从未停止为价值买单,只是更清醒地知道什么值得。”她援引逐本与第三方机构联合调研的结果:
83%的女性认为“消费应带来心理满足感”,而非单纯物质占有;76%的Z世代愿意为“支持女性创业者”的品牌支付溢价;65%的妈妈群体在购买儿童用品时,会优先选择“不传递性别偏见”的品牌。“过去,品牌通过制造‘完美人设’刺激消费;现在,女性需要的是‘真实同路人’。”刘倩菲宣布,逐本将升级用户互动体系,推出“本我故事计划”:邀请消费者分享使用产品时的自我觉察瞬间,优秀内容将被制作成品牌短片,并在全网投放。“我们相信,用户的真实体验比任何广告都更有力量。”
拒绝“她陷阱”:品牌如何避免消费主义陷阱?
面对“粉色税”“焦虑营销”等行业乱象,刘倩菲呼吁品牌重建信任:“女性不是待割的韭菜,而是清醒的决策者。”她披露逐本“三不原则”:
不定义美:产品宣传禁用“抗老”“逆龄”等暗示年龄焦虑的词汇,改用“柔韧”“生机”等中性表达;不制造对立:拒绝“女强人vs小女人”的二元叙事,强调“力量与温柔可以共存”;不透支未来:包装采用可降解材料,空瓶回收计划已累计减少塑料使用120吨。“真正的‘宠爱女性’,不是告诉她们‘你值得更好的’,而是让她们相信‘你本就很好’。”刘倩菲的发言赢得现场多次掌声。
商业向善:女性消费的终极价值是“赋能”
演讲最后,刘倩菲宣布逐本将启动“柔韧生长基金”,每年投入营收的3%支持女性创业与教育:
为乡村女性提供非遗手工艺培训,帮助她们通过技能实现经济独立;联合高校开设“女性领导力课程”,资助心理学、社会学背景的创业者;在产品包装上印制失踪儿童信息,利用品牌流量助力公益寻人。“消费可以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她举例道,“每售出一瓶逐本精华油,我们就为乡村女性捐赠1小时手工艺课程;每10万名用户参与空瓶回收,就能帮助1名失学女孩重返校园——这不是慈善,而是对‘她经济’的敬畏。”
结语
从“纯净护肤”到“本我消费”,逐本的成长轨迹折射出中国新消费品牌的价值观升级。正如刘倩菲所言:“当品牌停止把女性当作目标群体,而是视为平等伙伴时,商业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向善的力量。”在这场关于消费与自我的对话中,逐本正以“柔韧”之姿,重新定义“她经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