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在2018-2022年高价买房被房价“套牢”的家庭,该何去何从?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焦姐楼市观察 时间:2025-07-13 20:00:36

在2018-2022年高价买房被房价“套牢”的家庭,该何去何从?

2020年李先生在深圳南山买了套89平米的房子,当时房价贵得厉害,每平米要6万多,为了凑齐房款,他不仅掏空了父母的养老钱,还向亲戚借了不少。

现在每个月要还2万多房贷几乎占了他和妻子收入的一大半,他说那时候总觉得深圳房价会一直涨,咬咬牙总能挺过去,可没想到现在房价跌得厉害,真要卖房子的话,不光赚不到钱,还得倒贴钱进去。

其实像李先生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全国这几年有上亿家庭买了房,大多是刚需或者想改善住房的,好多人为了买房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可偏偏这些房子买在了房价最高的时候,成了"山顶上的房子"。

房价下跌带来的可不光是数字上的损失,对买房人来说,首付可能打水漂了,还得欠着银行的钱,尤其像东莞、上海一些地方,房价跌得更狠,加上不少家庭收入也在减少,经济压力真是雪上加霜。

房价下跌也不是突然发生的,背后原因不少,比如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人口红利没了,愿意买房的人自然就少了;

国家也一直在调控不让房价炒得太离谱;再加上好多地方房子供大于求,空着的房子都没人住,这些因素加起来,房价想不跌都难。

那面对房价下跌该怎么办呢?专家说,要是刚需自住,就算房价跌了也不用太慌,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但要是投资的,现在可能得赶紧出手,别让损失越来越大。

政府也在想办法帮大家减轻压力,比如降低房贷利率、延长还款期限什么的。

说起来90后在售楼处签购房合同的时候,可能根本想不到自己正卷进一场挺大的财富变动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5年4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跌了3.2%,其中广州跌了7.4%,深圳也跌了3.7%,这意味着2020年前后在高位买房的90后,房子价值已经缩水快四成了,他们就像用全家六个钱包的积蓄,为楼市的黄金时代画了个不太好的句号。

2020年的深圳楼市就像场疯狂的拍卖会,在南山科技园上班的程序员小张,为了抢一套89平的学区房,凌晨三点就去售楼处排队,当时销售还说"买到就是赚到,五年后房价翻倍不是梦",结果现在这套房从1200万跌到了720万,他每个月还得还4万房贷,这种"高位站岗"的事,在90后里挺常见的。

从数据看四大一线城市里,深圳房价从2021年高点到现在跌了38.6%,广州跌了32.3%,北京和上海也分别跌了29%。

更糟的是90后买房时大多用了高杠杆,首付低到20%,贷款要还30年,这就意味着房价跌30%,他们的本金就全亏光了,剩下几十年都得给银行打工。

更讽刺的是,90后买房时看重的"学区房""地铁房",现在成了烫手山芋,小张买的房子承诺的名校分校到现在都没建成,地铁线路一改,通勤时间还增加了半小时,这种"预期破灭"让房子更不值钱了,真是双重打击。

其实90后成"接盘侠",本质上是掉进了社会文化的陷阱里。2018年"六个钱包"的说法一出来,正好戳中了90后结婚的刚需

在"丈母娘经济"的压力下,房子从用来住的变成了结婚的入场券,某婚恋网站调研显示,85%的女性要求男方必须有房,90后男性的购房压力达到了历史最高。

更要命的是房地产商和自媒体的"洗脑式营销","房价永远涨""错过再等十年"这些话到处都是,让90后慌得不行,某房产大V还说过"深圳房价突破20万只是时间问题"。

结果现在深圳房价跌回了2018年的水平,这种信息茧房让90后没了理性判断,成了资本收割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90后里那些"能力强、家境好"的人反而损失更大,他们凭着高学历进了一线城市,父母掏空积蓄给他们付首付,结果碰上房价暴跌,这种"精英陷阱"让人看清了社会的残酷:越努力、越优秀,反而越容易被收割。

不过中国的情况更复杂日本靠移民缓解了老龄化,可中国人口结构问题更严重。

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会超过20%,住房需求越来越少,更关键的是,日本在经济复苏时完成了产业升级,而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阵痛期。

房子的金融属性在减弱,某长租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一线城市租房结婚的90后占比达到35%,比五年前翻了一倍。

本文章由齐家小编整理发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