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MPV市场,腾势D9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自上市以来,凭借与埃尔法相似的外观设计,迅速在20万元以上的MPV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甚至一度超越了别克GL8插混版的销量,成为国产MPV的领军者。
尽管腾势D9在市场上表现出色,但在与丰田赛那的竞争中,却未能占据优势。赛那在缺乏大规模营销、高配版本和频繁系统更新的情况下,销量始终领先于D9。这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品牌力的差异,更在于两者在市场定位和目标用户群体上的不同。
腾势D9的主要受众是二三线城市的中产消费者,他们被其类似埃尔法的设计所吸引。这些消费者追求家用与体面的双重需求,同时希望车辆具备智能化和充电功能。因此,D9的流水灯、环抱座舱和大曲面屏等设计元素,无疑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吸引力。
相比之下,丰田赛那的用户群体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稳定性。他们选择赛那,并非因为其外观豪华或设计独特,而是因为这款车型具有“最不易出错”的特性。对于这部分用户而言,D9的那些设计元素反而成为了一种干扰,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简约实用的车型。
这种差异同样体现在两者的市场定位上。腾势D9是一款典型的“市场导向型”产品,它通过极致的智能座舱、混动技术和外观设计,力求吸引所有潜在消费者。这一策略确实使D9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限制了其在某些特定领域的表现。
具体而言,D9在追求感性和体验的过程中,未能充分满足商务场合的理性需求。在重要的接待场合、权力系统和政务结构中,用户往往更倾向于选择趋同、保守且风险较低的车型。而D9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过于注重打动人心,反而削弱了这部分用户对其的信任感。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种差异源于两者背后的企业哲学和价值观。比亚迪追求的是“科技平权”,试图通过极致的智能和电动化技术,提升用户体验。而丰田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稳定性,将车视为纯粹的“交通方案”。这种不同的价值观,也导致了两者在市场上的不同表现。
因此,尽管腾势D9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与丰田赛那的竞争中,却未能占据上风。这并非因为D9的产品力不足,而是因为其市场定位和用户群体与赛那存在差异。面对最理性的商务用户群体,D9仍然需要时间来积累和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