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400亿锡商银行迎新“掌舵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独角金融 时间:2025-07-14 12:26:58



作者 | 郑理

来源 | 独角金融

成立仅五年的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锡商银行”),因一起重要人事变动站在聚光灯下。

国联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联财务”)董事长李军7月9日以锡商银行党委书记的身份到访化塑汇(卓尔智联旗下的化工.塑料产业链集成服务平台)。而这并非李军首次以该行党委书记身份亮相。在此之前的6月23日,无锡联合担保公众号便已披露过他以相同身份到访该公司的消息。

公开活动背后,暗藏着这家民营银行治理结构的特殊之处。自2024年1月行长升任董事长以来,奚国光始终未担任该行党委书记一职。而在银行业普遍实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的治理模式下,这种“分设”安排实属少见。

按照行业惯例,当必要程序履行完毕后,党委书记李军,或有可能接棒董事长一职。这意味着,这家年轻的民营银行将在短短一年半左右再次变更董事长,而该行第一大股东红豆集团身陷流动性危机,后续发展无疑将牵动市场目光。

1

国企董事长空降锡商银行,

透露哪些信号?

早在2023年2月27日,江苏金融监督管理局核准了李军国联财务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国联财务公司为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无锡国联发展”)旗下企业,李军此次履新锡商银行,也意味着他将由国企跳槽到民企。

对于无锡国联发展,金融圈并不陌生。

2024年,原“泛海系”实控人卢志强曾控股的民生证券,因“泛海系”陷入流动性危机、债务风险爆发后,这块金融牌照被无锡国联发展控股的国联证券以294.92亿元拿下了99.26%的股份,一举成为民生证券控股股东。目前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合并,改名为“国联民生证券”。

锡商银行是红豆集团领头申请筹备了6年之久,最终在2020年4月正式对外开业,注册资本20亿元,成为中国第19家民营银行,也是江苏省第二家民营银行。

锡商银行共有八家股东,包括红豆集团、兴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其中红豆集团持股比例25%,为第一大股东。这些股东均是江苏乃至国内制造业的明星企业。

锡商银行成立后,首任董事长周海江,是该行法定代表人、同时兼任党委书记。

周海江为红豆集团创始人周耀庭之子,是红豆集团现任“掌门人”,持有集团58.5%的股权。成立初期,锡商银行就已经明确,该行党委组织关系隶属于红豆集团党委。

直到2024年1月,锡商银行董事长正式变更为奚国光。奚国光担任该行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党委书记却空缺至今。

回顾锡商银行过往人事架构,奚国光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他曾在红豆集团担任副总裁一职,在锡商银行的筹备阶段以红豆集团副总裁身份牵头相关事宜,成立后,便担任该行行长,直到2024年1月从行长升任董事长。

根据锡商银行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奚国光1970年1月出生,现年55岁。在加入红豆集团前,奚国光有着丰富的银行业履历,早期从银行职员做起,曾在中国建设银行无锡分行职员、中国投资银行无锡支行职员、江苏省分行无锡资产管理处科长、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信贷二处科长,中信实业银行南京分行信管部科长,中信实业银行无锡分行新区支行行长,中信实业银行无锡分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副行长、行长、党委书记,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中信银行消费金融部副总经理、石家庄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等职务,分管业务主要面向个人金融领域。

从两任董事长履历可以发现,周海江和奚国光均来自红豆集团,而李军以党委书记身份公开亮相前,从未在锡商银行担任过任何职务。

2024年以来,该行董监高经历一轮大“换血”。



图源:罐头图库

除了董事长之外,还包括行长、风险总监、首席信息官等高管的变动。其中,原风险总监顾全林当年1月升任行长。2024年1月,余享华接替顾全林担任风险总监,夏可从2024年12月开始担任该行首席信息官,是2024年该行新晋高管之一。



图源:年报

顾全林是一位“80后”高管,曾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银行个人金融部风险经理,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风险总监,微贷(杭州)金融信息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等。从该行成立之初直到2024年升任行长前,顾全林一直担任风险总监,目前是民营银行中最年轻的一位行长。

时间来到2025年,2024年年初新进入锡商银行担任董事的刘连红,于同年5月担任该行副董事长后,一年后的2025年7月在天眼查等企业工商查询平台中悄然抹去了副董事长职务,但依然是董事。



图源:天眼查

刘连红是该行第一任董事长周海江的配偶,在红豆股份(600400.SH)持股7.65%、担任红豆集团董事。

2

第一大股东红豆集团接连质押融资

锡商银行第一大股东红豆集团,日子并不好过。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红豆集团总资产为554.62亿元,负债总额为371.09亿元,负债率为66.91%。红豆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红豆股份2024年营收19.6亿元,同比下滑15.9%;归母净利润亏损2.38亿元,同比下降893.8%,这是公司自2001年上市24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2024年9月,上海金融法院冻结了红豆集团持有的无锡锡商银行5500万股权,冻结期至2027年9月,这部分冻结股权占银行总股本的2.75%。



图源:天眼查

红豆股份作为红豆集团旗下重要上市公司,其股权质押情况也不容乐观。

截至2025年6月20日红豆股份晚间公告显示,控股股东红豆集团持有红豆股份13.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8.9%,其中共质押红豆股份13.51亿股股份,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99.9%,占公司总股本的58.84%。红豆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周海江、无锡红闳服饰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红豆股份14.3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2.58%,累计司法冻结340.89万股,司法标记2.22亿股,合计占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15.66%,占公司总股本的9.8%;累计轮候冻结5134.54万股,占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3.57%,占公司总股本的2.24%。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红豆集团于2024年11月12日将其持有的红豆股份22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质押给浦发银行无锡分行;

2025年3月25日,红豆集团就将其持有的红豆股份的2.51亿股,分4笔质押给了江苏银行无锡分行。

2025年4月2日、4月9日、4月17日,红豆集团分别将持有的红豆股份8150万股、8300万股、835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质押给了国联信托。

5月28日,红豆集团还将其所持的利安人寿9441.12万股股份质押给了江苏银行无锡分行,股权出质比例达到其所持股的100%。



图源:罐头图库

如此高比例的股权质押与冻结,反映出红豆集团存在的巨大资金压力

从诉讼信息来看,红豆集团卷入了多起与金融机构的纠纷案件。

3月20日,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案件,原告为南京市金石科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被告包括红豆集团。

此外,2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原告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被告同样包含红豆集团及其旗下多家子公司。

不仅如此,2024年11月21日,上海金融法院审理的一起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案件中,红豆集团也作为被告/被上诉人出现在诉讼名单里,原告为上海呈帆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图源:罐头图库

一系列诉讼案件,表明红豆集团与多家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债权债务等方面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其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3

不良率升至1.25%,

催收的“小伙伴”增加了

该行开业之时,周海江在开业仪式上明确指出,要将锡商银行打造成具有物联网金融特色的科技型银行,目标成为全国民营银行的标杆。在周海江掌舵期间,锡商银行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0年-2023年,该行资产总额从123.01亿元增长至369.71亿元,营业收入从1.6亿元增长至16.17亿元,净利润从-0.71亿元提升至3.87亿元。

不过,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该行也面临一些合规挑战。其中,2022年因转嫁经营成本、个人贷款管理不到位,被原江苏银保监局处以45万元罚单。

2024年年初,奚国光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后,该行资产总额增长至402.81亿元,不过增利不增收,营业收入11.85亿,同比下降24.74%,净利润4.2亿元,增幅8.39%。

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信用减值损失大幅下降、以及拨备覆盖率从2023年的419.91%猛降到241.83%。而通过调节拨备覆盖率来提升净利润的方式能否持续引发了市场的质疑。

从净息差表现看,虽然该行净息差2024年末达到5.85%,连续两年在民营银行排名第一,而银行业平均净息差已经降到1.52%,不过尽管该行净息差超过5%以上的水平,但营业收入下降依然严重,主要原因在于该行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亏了9.99亿元,这笔钱主要是给合作的助贷平台了。

截至2024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289.69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达到了226.57亿,占比高达78.26%,而对公贷款仅占21.74%,为62.94亿。这样的贷款结构,与当初以物联网服务企业贷款的核心理念出现较大偏差。

成立之初,锡商银行主打物联网概念,按照当初锡商银行成立之初的对外解释,“物联网金融可以通过物联网相关技术,将企业信用状况数据化,解决企业动产质押问题,使得原来银行不愿贷、不敢贷、不想贷的一些小微企业能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但成立五年,这家民营银行主要依赖个人消费贷业务支撑。

锡商银行从2020年到2023年三年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从45.19亿元飙升至146.37亿元,增幅高达223.9%,个贷业务迅猛增长,主要来自于助贷平台合作以及联合贷。

从黑猫投诉平台等资料来源显示,锡商银行与易借速贷、度小满、时光分期、小赢卡贷、洋钱罐等多个借款APP合作放贷,锡商银行需要支付给这些助贷机构手续费和佣金。

2024年,锡商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达到了3.62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91亿元,增幅111.7%。不良贷款率1.25%,同比增幅达83.82%。



不良率上升,锡商银行通过不断增加委外催收机构,帮助银行追讨逾期未还的贷款。

2024年11月,锡商银行公示委外催收合作机构信息,其中包括河南豫之源、上海闻婷投资管理、成都融顺昌商务咨询等10家机构。2025年5月,该行委外催收合作机构名单增至15家。



图源:锡商银行公告

李军若顺利当选该行“掌舵人”,上任初期即面临多重压力,包括战略延续性与调整的平衡,团队稳定、市场波动及业绩增长的挑战。你是否看好锡商银行的未来发展?评论区聊聊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