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农化行业龙头利民股份(002734)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亿元至2.8亿元,同比上升719.25%至782.27%;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47亿元至2.68亿元,同比上升770.37%至844.37%。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67元/股-0.72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09元/股显著提升。
量价齐升驱动盈利爆发 单季度增长势头强劲
从季度数据看,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2.28%;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扭亏。结合此次预告,二季度净利润继续保持在1.52亿-1.72亿元区间,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强劲增长势头。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业绩上升主要系主要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毛利率提升以及参股公司业绩上涨带来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从杀菌剂方面看,作为全球代森锰锌主要生产商,利民股份该产品受益于巴西大豆锈病爆发及渠道低库存。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代森锰锌市场价格从3月份的2.35万元/吨上涨至年中的2.5万元/吨,涨幅约6.4%,叠加主要原材料乙二胺价格下行,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推升厂商毛利率。同时,利民股份参股公司新河化工百菌清产品价格从1.8万元/吨涨至3万元/吨,贡献显著投资收益。
在杀虫剂领域,公司阿维菌素、甲维盐系列产品受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增强带动复配需求增加,叠加部分厂家关停转产导致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行。其中,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价格年内涨幅均超40%。
技术创新构筑护城河 AI+合成生物学打开成长空间
当前,利民股份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传统农药企业向高科技企业的转型。公司依托控股子公司德彦智创,积极探索AI+农药创制研发新思路,打造AI农药创制体系。2025年3月,德彦智创与巴斯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携手推进新农药在中国的开发、登记及商业化进程。
此外,公司已于2024年建成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有效提升菌种性能、生物合成效率、酶催化能力,推动生物合成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公司与上海植生优谷、厦门昶科生物、成都绿信诺生物等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RNA、噬菌体等新型生物农药研发,高壁垒产品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点。
粮食安全与绿色转型双重催化 有望受益行业景气度上行
从行业维度来看,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药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显示,2025年6月底较1月初增长3.14%,行业去库存化基本完成,价格触底回升趋势明确。在扎实的基本面支撑下,公司高增长态势有望持续。
在环保政策趋严背景下,中小农药企业产能加速退出,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公开资料显示,利民股份作为国家定点农药制造骨干企业,拥有原药产能11.02万吨/年、制剂产能13.27万吨/年,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78.86%-85.98%,规模优势凸显,在国内农兽药行业形成较强比较优势。作为国内杀菌剂行业领军企业,公司代森锰锌、霜脲氰、三乙膦酸铝、嘧霉胺和威百亩等产品国内最大、国际领先,其中代森锰锌市占率高达70-80%,三乙膦酸铝市占率60-70%。
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以及产品涨价预期,今年以来农化板块股票表现亮眼。有分析师指出,当前“反内卷”将演绎成为市场下一阶段的行情主线。参考2016、2021年两次供给侧去产能,水泥、钢铁、化工等行业的股票均有不俗表现。今年以来,已有国联民生、海通国际、国海证券、国信证券、华鑫证券、华金证券、开源证券、东北证券等多家券商,对利民股份出具“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