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
无人机挂载登塔防坠落装置
在日常运维工作中,不少电网员工需化身“高空舞者”,攀登百米铁塔,为千家万户输送光明。然而,每年的事故悲剧警示着我们:隐藏在使命背后的高空坠落风险不容忽视,须做好防坠安全防护。
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输电线路防高坠重点任务措施的通知》:增量工程的钢管杆塔、全高30米及以上杆塔和220千伏及以上线路杆塔应设置作业人员上下塔和水平移动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
无独有偶,南方电网公司也明确规定:钢管杆、钢管组合塔及全高超60米的角钢塔应安装防坠落装置。
在电网领域,防坠装置是防止作业人员在登塔时从高处意外坠落的装置。目前,常用的登塔防坠落装置有两种:一是沿塔侧加装导轨,并搭载自锁器。当出现坠落速度骤增、突然失重等情况,自锁器能实现刚性锁定;
二是电网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双钩防坠器,”作业人员在爬塔过程中交替将与安全带相连的钩子扣入铁塔,从而起到防坠作用。
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两种防坠落装置均存在弊端:“导轨+自锁器”需要停电加装,且整体造价高、后期维护难度较大,不适合存量杆塔改造;“双钩防坠器”需一步一扣,改变了作业人员原有的登塔习惯,且对作业人员体能较大,无形中增大了坠落风险。
对此,冠能科技自主研发了无人机挂载登塔防坠落装置。该装置采用无人机协同挂取,通过独特设计结构与速差高空防坠自锁器、安全绳相结合,形成完整保护措施,有效弥补了传统防坠装置的缺陷,解决了传统防坠装置保护能力较弱的难题。
·无人机协同:该装置通过插销与无人机的抛投器相连,同时配备了两个不同方向的带阻尼的转轴。该转轴可降低无人机在飞挂装置时的摆动频率与摆动幅度,并能抵消装置在装拆过程中产生的共振,从而减少对无人机的反向冲击力。
·结构巧妙:重力自锁紧登塔保护固定支架运用机械化原理,一旦与塔顶角钢接触,即可实现自动锁定并智能脱钩,省去了复杂的电控流程。
·智能识别:可视化多关节柔性载具集成了数字图传、距离识别等多重传感器,作业结束后,无人机携载具靠近固定支架。通过载具的二维码或激光识别功能,无人机即可自动闭合抱环并精准抓取支架,从而轻松取下支架。
·实时图传:搭配高清摄像头,通过地面端显示屏可实时监控装置安装与拆卸情况,实现可视化。
连接柔性载具与固定支架
无人机携装置飞至塔顶
自锁机构固定装置
固定安全绳尾端
连接高空防坠自锁器和安全带
人员在保护下登塔
登塔作业结束,打开抓取器抱环
无人机取下固定支架
无人机挂载登塔防坠落装置现已取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经中电联技术鉴定,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无人机挂载登塔防坠落装置自推出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规模化应用,覆盖上海、广东、浙江、安徽、江苏、云南、河北等区域,逐渐成为电网春秋巡检期间保障高空作业人员安全的关键装备。
此外,在江苏电网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单改双”项目建设中,该装置使安全绳挂设效率提升50%,有效降低首位登塔人员坠落风险,为线路改造工程保驾护航。